大明洪武二十八年,二月初二。
天气,晴。
两匹战马,缓缓走过刚泛起晨光的长街。
一匹土黄色,一匹枣红色。
似剪刀一样的春风,吹拂着骑士厚厚的大氅。
曹泰喜欢土黄色,他的品味向来有些土。
李景隆则是枣红色,他喜欢既奢华又低调,又充满美感的颜色。
这就像是二人的人生轨迹,从一开始曹泰就没有什么大志向,而李景隆看似纨绔,则在内心深处,一直希望与众不同。
“记得火瓦巷后面,有一家炖肉拌饭。”
马上的曹泰,忽指着经过的一条长街,低声道,“以前咱们小时候,每次打了群架之后,都会在那吃肉!”
“我都忘了,那家的味道了!”
李景隆只是随意的朝那个方向看了一眼。
“很多事你都忘记了!”
曹泰带着几分唏嘘。
李景隆微微一笑,“记性太好,对人不好。”
“是因为狠不下心吗?”
曹泰亦是嘴角上扬。
李景隆没说话,而是从怀中掏出银酒壶,轻轻的拧开。
“你现在喝酒太多!”
曹泰又道。
“紧张!”
李景隆抬头,饮了一口,而后冲着曹泰惶惶。
后者却摇头,“又不让你杀人,你紧张什么?”
“眼睁睁的看别人死去,比杀人还难受!”
李景隆把酒壶再次贴身放好。
曹泰静静的看着他,“你还记得第一次杀人吗?”
“忘了!”
李景隆抚摸着战马的鬃毛,淡淡说道。
“你不是记性不好!”
曹泰抬头,看着春日的晨光,“你才是咱们之中,心最狠的那个!”
当春风变得柔和些的时候,紫禁城已近在咫尺。
二人在洪武门前下马,沿御道向北,过外五龙桥。
而后过承天门,过内五龙桥,穿过御花园的西门,到达春和殿。
春日春和,春暖则万物兴。
殿门前,曹泰停住脚步,略带挑剔的眼神扫过殿外那些值守的锦衣卫校尉大汉将军等,而后对着李景隆轻轻点头。
后者一笑,撩着蟒袍的下摆,迈步进殿。
“微臣李景隆”
“坐!”
空旷的殿中,说话都带着回音。
朱元璋今日竟然难得的穿了一身蓝色的五爪金龙袍服,往日凌乱的须也打理得一丝不苟,胡须更是精心的修理过。
“一会儿!”
殿内没有旁人,只有他们君臣两个,朱元璋端着茶盏又道,“一会没外人,你来倒酒!”
“是!”
李景隆也不多说,笔直的坐在凳子上。
他又看看朱元璋的眉眼,有些不确定的说道,“老爷子,可是有什么高兴的事儿?”
“昨儿半夜得的信儿”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几分笑意,“咱多了个闺女。”
“微臣恭喜皇上”
李景隆忙起身行礼,他猜到朱元璋口中的这个小闺女,应该就是日后,深受几代大明帝王宠爱的,大明宝庆大长公主。
“起来起来!”
朱元璋摆手,然后一笑,“闺女是好,可咱还是想要个小子!”
这话就是言不由衷了,老头儿也就是嘴上这么说。
“其实臣看来,还是闺女好!
尤其是小闺女!”
李景隆俯身笑道,“按照咱们淮西人的说法,小闺女是老子的酒坛子。
她长大了,会打酒孝敬您老的!”
“酒坛子?”
朱元璋又是抿嘴笑笑,但随即却低头,“咱应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