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市第一医院的深夜,12楼区域的灯光比白天更亮,却透着让人窒息的紧张。
两名便衣民警背着双手,每隔三分钟就会沿着走廊巡逻一圈,靴底踩在水磨石地面上,发出规律的轻响,像在给所有试图靠近的人敲警钟。
走廊天花板的监控摄像头,每十秒就会转动一次,镜头扫过墙角、电梯口,连垃圾桶后面的死角都没放过。
这是君凌和李娜特意升级的安保布局,比陈默预想的还要严密。
陈默站在11楼的安全通道口,手里攥着一张临时维修工牌,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工牌上的名字是“刘磊”,是他通渠道弄来的——这次他没再伪装成清洁工,上次的“清洁工”已经被警方标记,他换成了更不容易引起怀疑的“空调维修人员”,工具包里装着拆解后的微型消音手枪,外面裹着一层绝缘胶带,混在螺丝刀、扳手中间,不仔细查根本发现不了。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蓝色维修服,慢慢走向12楼电梯口。电梯门打开的瞬间,他看到里面站着一名穿警服的民警,心里咯噔一下,却还是强装镇定,低头按了“12”键。
“去12楼修空调?”
民警的目光落在他的工牌上,语气平淡,却带着审视。
“对,12楼有病房说空调漏水,让过来看看。”
陈默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刻意模仿的本地口音。
他知道,警方最警惕的就是“外地口音”,这是他从第一次试探里总结的教训。
民警没再多问,只是在电梯到达12楼时,先一步走出去,对着走廊里的便衣点了点头。
陈默跟在后面,能感觉到至少有三道目光落在他身上,像针一样扎在后背。
他不敢抬头,径直走向民警指的“漏水病房”。
走到病房门口,陈默假装检查空调外机,眼角余光却在观察李威的方向。
那里的玻璃门紧闭,门口守着两名特警,腰间的配枪清晰可见。
他的手悄悄摸向工具包里的手枪,指腹触到冰冷的金属,脑海里突然闪过三年前的画面:
那时他还在东南亚的雇佣兵团里,因为拒绝执行“屠杀”的任务,被团长下令追杀。
他身中三枪,倒在岸边的草丛里,是洪家的人路过,救了他的命,还帮他洗掉了之前的案底,让他能重新以“正常人”的身份活着。
洪晓后来找他做事,每次都给双倍定金,可陈默从没真正在意过钱。
对他来说,洪家的救命之恩,是他这条命的“债”,哪怕用命来还,他也愿意。
洪晓一直以为,陈默是因为“贪钱”才替他做事,却不知道,陈默心里藏着这样的执念。
如果只是为了钱,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在完成第一次试探后就消失,没必要再回到这布满陷阱的医院。
可他不能——洪家当年救了他,现在洪家有难,他没理由退缩。
“师傅,空调修得怎么样了?”
病房里的护士走过来,语气带着催促,
“里面的病人怕冷,要是修不好,得赶紧叫厂家来。”
陈默回过神,连忙点头:
“快了,就是管子有点堵,再弄两分钟就好。”
他一边说着,一边快速拆开空调外机的外壳,假装忙碌,实则在计算从病房到李威那边的距离。
大概二十米,跑过去需要三秒,突破特警的阻拦需要五秒,对着李威开枪只需要一秒。
他心里早就做好了“一换一”的打算:只要能让李威永远说不出话,就算自己被警方当场击倒,也值了。
他没打算全身而退,工具包里甚至没准备逃跑用的路线图,只有那把藏在绝缘胶带里的手枪,是他唯一的“武器”,也是他还恩的“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