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雪落灶台前没人跪着讨火(2 / 3)

看着眼前的一幕,如遭雷击。

他握着刀柄的手,微微颤抖。

他奉命追查“私散官炭”

案,本以为会遇到一群刁民暴徒,却没想到,看到的却是这样一幅画面。

“难道……我真的成了权力斗争的工具?”

裴行俭的心中,充满了迷茫。

他缓缓地收刀入鞘,低声吩咐道:“记下这个村子的名字,然后……我们走。”

“大人,就这么走了?”

随从有些不解。

“走吧。”

裴行俭叹了口气,没有解释。

蓝焰商会,扬州分舵。

韦绶坐在宽大的椅子上,听着手下的汇报,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沈六郎?有意思,真是有意思。”

她轻声说道,“这小子,比我想象的还要有魄力。”

得知少年团的行动后,韦绶立刻调拨商队南下,打着“赈灾供炭”

的旗号,暗中记录各村受助名单,准备建立一本“感恩册”

,用于日后跟这些百姓讨价还价的筹码。

她还派人去邀请沈六郎合作,许以“少年匠使”

的虚衔。

然而,沈六郎却毫不领情,当面撕了聘书,冷冷地说道:“你们送炭要名字,我们送火不要命!”

商队账房震惊得目瞪口呆,韦绶却笑而不语,只是将那张碎纸夹入了账本深处。

“有骨气,我喜欢。”

韦绶喃喃自语,“不过,光有骨气是不够的,想要在这乱世中生存下去,还需要更多的东西。”

长安城,太极宫。

李承乾坐在书房里,看着裴行俭送来的密报,脸色阴晴不定。

“十七名孩童因护炭冻伤……这帮该死的!”

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地方官府的无能和贪婪,让这场灾难变得更加残酷。

“殿下,咱们该怎么办?”

民生司的官员小心翼翼地问道。

“怎么办?”

李承乾冷笑一声,“不诏令,不兴师动众,悄悄地把事情办了!”

他命令民生司,将今年所有的“匠勋赏”

,全部折算成炭料,秘密运往灾区。

同时,他还亲笔写了一道手令:“凡持《童蒙火经》者,皆可视同火政协理。”

《童蒙火经》,是李承乾亲自编撰的一本关于火器和取暖的小册子,里面详细地介绍了蓝焰炭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有了这道手令,那些受过《童蒙火经》教育的百姓,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到救灾工作中来。

不仅如此,李承乾还下令,各地驿站开放暖阁,允许百姓自带炭火入内歇脚。

要知道,驿站是朝廷的官方机构,向来只为官员和军人服务,普通百姓根本无法进入。

李承乾的这道命令,无疑是打破了百年封闭的驿政铁规,给那些饱受风雪之苦的百姓,带来了一丝温暖。

然而,李承乾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殿下,都安排好了。”

民生司的官员禀报道。

“嗯。”

李承乾点了点头,眼神深邃,“接下来,就看他们的了。”

他缓缓地走到窗前,望着漫天飞雪,喃喃自语:“让暴风雪,来得更猛烈些吧!”

而此时此刻,在通往扬州城的官道上,一支庞大的队伍,正顶风冒雪,艰难前行。

队伍的最前方,是三十六个村子的百姓,他们肩扛手抬,小心翼翼地护送着一个巨大的火炉。

炉火熊熊燃烧,照亮了他们坚毅的面庞。

风雪之中,隐约可以听到他们低沉的歌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