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指着徐惠的鼻子破口大骂。
徐惠低着头,瑟瑟抖,不敢辩驳。
她趁着宦官不注意,偷偷地将绢条烧成的灰烬,掺杂在药渣之中,随着被丢弃的药渣,流入了御药房。
御药房内,孙思邈正在一丝不苟地检视着药材。
作为当朝的御医,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深受百姓的爱戴。
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忠臣,他一直在暗中关注着朝中的局势,为太子殿下担忧。
他小心翼翼地捡起被丢弃的药渣,仔细地观察着。
突然,他现了一些细小的铜屑。
这些铜屑十分微小,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无法现。
孙思邈心中一动,立刻命弟子取来一套精密的工具,将铜屑仔细地清理出来。
他将铜屑拼凑在一起,竟然拼出了“承乾”
二字!
他心中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知道,这是太子殿下传递出来的消息!
他立刻命弟子取来一本《千金方》,翻到“锻铁入药”
的条目,将这一页抄录下来,夹入了自己的药箱之中。
在抄本的空白页上,他用一种特殊的药水,写下了一行小字:“火犁可锻鼎,百匠可活疫。”
这是一种只有他和太子殿下才知道的暗语。
他要将这份情报,传递给太子殿下!
几天后,孙思邈奉旨入宫,为皇帝诊治疾病。
他提着药箱,一路来到了皇帝的寝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陛下,近来陇右瘟疫复起,需铸铜鼎三百,以镇压邪祟。”
孙思邈面色严肃地说道,“工部缺少能工巧匠,是否可以考虑,从民间征调工匠进行铸造。”
李二皇帝皱了皱眉头
“此事容后再议。”
他淡淡地说道,并没有立刻答应孙思邈的请求。
孙思邈知道,皇帝的心中还有疑虑。
但他相信,只要能够将消息传递出去,太子殿下一定能够明白他的意思。
他不动声色地退出了寝宫,提着药箱,离开了皇宫。
武媚娘奉命清洗御药房的器皿。
她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每一个药罐,每一个药杵,眼神却一直在偷偷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她无意中现了孙思邈留在药房的《千金方》。
她拿起书,随意地翻看着,突然现其中一页有些异样。
她仔细地观察着那一页,现上面有一些细小的字迹。
这些字迹是用一种特殊的药水写成的,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无法现。
她的心中充满了疑惑,立刻找来一套绣花用的针线,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字迹拓了下来。
夜深人静之时,她独自一人坐在房间里,借着微弱的烛光,对照着宫中收藏的舆图,仔细地研究着那份拓文。
她现,拓文上所指的“代州—淮水—朔州”
三个地点,竟然连成了一条直线,而这条直线,正好指向了当年太子东宫的旧道!
“太子不在坟里,也不在冷宫,他在铁火里走着……”
她喃喃自语,将那份拓文藏入了贴身的香囊之中。
她知道,自己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她又联想到,前些日子,她偶然听到王承恩说,朔州军屯送来了一批新式的农具,要工部进行备案。
她心中一动,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两件事情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她决定,要将这个秘密,告诉自己最信任的人。
她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望着深邃的夜空。
今夜无星,一轮残月孤零零地悬挂在空中,散着惨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