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商汤桑林祈雨处 周原嫘祖祭祀坛 四(2 / 3)

桑海鼎心 西陵裔人 2321 字 9天前

仪式的前一天,周原的百姓们便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手持扫帚,清扫着从村落通往祭祀坛的道路,将每一颗石子、每一片落叶都清理得干干净净,确保道路整洁通畅。他们还在道路两旁插上色彩鲜艳的旗帜,旗帜上绘制着嫘祖的画像和象征蚕桑的图案,在微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嫘祖的伟大功绩。女人们则在家中准备着各种祭品,她们将新鲜的水果洗净擦干,摆放得整整齐齐;把亲手制作的糕点精心装饰,做成蚕茧、桑叶等形状,寄托着对蚕桑丰收的美好祈愿。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周原大地,祭祀仪式正式拉开帷幕。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百姓们身着盛装,满怀期待地等待着。祭祀坛前,香烟袅袅,弥漫着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气息。

    一位德高望重的祭司缓缓走上祭坛,他身着华丽的祭祀长袍,头戴高耸的冠冕,手中握着一根象征着权力和神圣的法杖。法杖上镶嵌着各种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他的面容严肃而庄重,眼神中透露出对嫘祖的无限敬仰。

    祭司站定后,面向嫘祖塑像,口中念念有词,开始了庄严的祷告。他的声音低沉而洪亮,仿佛穿越了时空,将周人的敬意和祈求传递给嫘祖:“维我周原,源远流长。嫘祖圣母,德配天地。养蚕缫丝,开启民智。衣被苍生,功垂千古。今我周人,心怀敬仰。恭备祭品,敬祭圣母。祈求庇佑,风调雨顺。蚕桑兴旺,国泰民安。” 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周人对嫘祖的深厚情感,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

    祷告完毕,两名身着素色长袍的助手稳步走上祭坛,他们手中捧着一个精美的花篮,花篮里装满了娇艳欲滴的鲜花,有洁白的百合、金黄的菊花、粉嫩的桃花,这些鲜花散发着阵阵芬芳,为祭祀仪式增添了一份温馨而美好的氛围。助手们来到嫘祖塑像前,缓缓蹲下身子,将花篮轻轻放置在塑像前,然后站起身来,向嫘祖塑像深深鞠躬,表达着对嫘祖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紧接着,祭祀仪式进入了最重要的环节 —— 祭拜。主祭人带领着全体祭祀人员,整齐地排列在祭坛前。他们神情肃穆,双手抱拳,举过头顶,然后缓缓弯腰,行三跪九叩大礼。每一次叩拜,都伴随着庄重的音乐声,音乐声中,人们仿佛看到了嫘祖当年教导百姓养蚕缫丝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对嫘祖的感激和敬意。

    此时,一位年轻的祭祀官手捧着一卷祭文,稳步走上祭坛。他身着崭新的祭祀服饰,步伐轻盈而稳健。站定后,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祭文。祭文用古朴的文字写成,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详细地叙述了嫘祖的功绩和周人对她的敬仰之情:“赫赫嫘祖,华夏之母。生于西陵,嫁于轩辕。始创蚕桑,教民缫丝。衣裳既成,礼仪乃兴。辅佐黄帝,一统天下。德泽后世,万代敬仰。今我周人,承继遗志。深耕蚕桑,弘扬文化。祈愿圣母,福佑周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蚕茧满仓,丝绸遍行。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在宣读祭文的过程中,广场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静静地聆听着,沉浸在对嫘祖的缅怀之中。当祭文宣读完毕,广场上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仅是对祭文的赞赏,更是对嫘祖功绩的高度认可。

    随着音乐的响起,一群身着五彩霓裳的舞者轻盈地走上广场。他们的服饰绚丽多彩,上面绣满了各种与蚕桑有关的图案,如蠕动的蚕儿、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