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万众瞩目:“世纪科普”拉开帷幕(1 / 6)

燕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

这一天,这里戒备森严的程度,堪比某些国家举办的最高级别首脑峰会。一道道无形的电磁屏蔽悄然开启,将整个会场笼罩得如同一个信息孤岛。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少数经过严格筛选的媒体记者,以及几位眼神锐利、身份神秘的“特邀观察员”,在经过了堪称“掘地三尺”式的安检后,才被允许进入这个即将见证“历史”的会场。

会场内,灯光柔和而庄重。主席台上,简洁的背景板上用中英文写着:“燕京大学前沿计算理论内部交流研讨会”。台下,每一张名牌后面,都坐着一位在各自领域跺跺脚都能引起行业地震的大佬级人物。

白发苍苍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荣誉教授,“量子霍尔效应”的早期奠基人之一,冯·克利青的远房表侄,人送外号“海森堡二世”的沃尔夫冈·冯·海森堡教授,此刻正襟危坐,表情严肃,手中的钢笔已经拧开了盖,准备随时记录。他是不太相信一个毛头小子能搞出什么“颠覆性”玩意儿的,今天来,主要是想看看这个东方国家是不是又在玩什么“宣传噱头”。

旁边不远处,来自麻省理工学院(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当红炸子鸡,以其在“光子计算”领域的激进理论而闻名的日裔学者,中村·光子博士(dr.photonNakaura),则显得有些兴奋。她对一切“新奇特”的计算理论都有着猎犬般的嗅觉,这次不远万里飞来,就是想亲耳听听那个传说中的“秦”,到底能说出些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

华夏本土的专家们,则更是神情复杂。有与刘明远教授私交甚笃的老友,如中科院计算所的几位院士,他们既为刘明远能带出这样的学生感到与有荣焉,又带着一丝审视和好奇。毕竟,燕大官方声明里的那些词,实在是太“大”了。

刘明远教授坐在第一排,手心微微有些出汗。他瞥了一眼身旁不远处,燕大校长和几位校领导,以及那几位来自更高层面的“大佬”,发现他们虽然面色平静,但眼神中也难掩一丝紧张和期待。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早上好。”燕大主管科研的李副校长走上台,声音洪亮而沉稳,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首先,我谨代表燕京大学,对各位不远万里莅临本次内部交流研讨会,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

一阵礼貌性的掌声。

“众所周知,近期因一些……呃,小小的误会,让我校物理学院本科生秦风同学及其正在进行的前沿探索,意外地受到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李副校长巧妙地一带而过,“本着开放交流、共同进步的原则,同时也为了回应国际学术界的关切,经学校慎重研究,并征得秦风同学本人同意,我们决定举办此次小范围的内部交流会。旨在向各位顶尖同仁,分享秦风同学在其‘新型计算原型机’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初步的、非核心的理论思考和阶段性构想。”

李副校长特意加重了“初步的”、“非核心的”、“阶段性构想”这几个词的语气,生怕别人期望太高,又怕别人觉得没料。这种分寸感,拿捏得他自己都觉得心累。

“我们深知,真正的科研突破,需要时间沉淀和严谨验证。今日之交流,更多的是抛砖引玉,希望能激发新的思想火花。—秦风同学!”

在如雷的掌声中(大部分是礼节性的,小部分是真心期待的,还有一些纯粹是看热闹的),秦风背着他那个万年不变的双肩包,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不疾不徐地走上了讲台。

他朝台下微微鞠了一躬,神色平静得像刚从隔壁教室过来串门,丝毫没有面对一群世界级大佬的紧张感。

“各位前辈,各位老师,大家好。”秦风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场,“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空来听我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