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谐振回路的“重生”(2 / 4)

陶瓷镊子,轻轻夹住一小段比头发丝还要纤细的铌钛超导线材。右手则操控着那个由他亲手改装的、焊头可以精确控制在微米级别、并且自带微型惰性气体保护装置(这是他用一个废弃的打火机喷嘴和一小瓶高纯氩气DIY的,目的是防止超导材料在焊接时被氧化)的小型恒温电烙铁。

只见他屏息凝神,眼神专注到了极致,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他和他手中那比绣花针还要精细的工具。他以一种肉眼几乎难以捕捉的速度和精度,将那些原本缠绕在磁芯或骨架上的普通铜线,一圈一圈地、小心翼翼地替换成了闪烁着银灰色光芒的铌钛超导线!

这个过程,对操作者的稳定性和精确度要求高到了变态的程度!因为超导线材通常比较脆,而且一旦在绕制过程中出现任何微小的损伤或不均匀,都会严重影响其超导性能和最终形成的谐振腔的Q值(品质因数)。

但秦风却做得举重若轻,行云流水。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仿佛经过了千百万次的精确计算和演练,不多一分,不少一毫。那纤细的超导线,在他手中仿佛拥有了生命,乖巧地、服帖地、按照他的意愿,一圈又一圈地缠绕在那些小小的骨架之上,形成了一个个闪烁着未来科技光芒的微型超导线圈。

至于那些可变电容器,秦风并没有选择完全替换掉。因为这种老式的空气可变电容,虽然损耗较大,但其机械调谐的结构,却给了他一些“可操作”的空间。他只是用一种特殊的“量子清洁液”(又是他自己调配的,据说是用“千年寒冰水混合独角兽的眼泪”制成,其实就是高纯度异丙醇加了点表面活性剂)仔细清洗了电容的动片和定片,去除了上面的氧化层和灰尘。然后,他又用他那DIY的“微型等离子镀膜机”,在电容片的表面,均匀地溅射上了一层只有几十纳米厚的、由他从材料系“借”来的那种特种介电陶瓷粉末(主要是钛酸锶钡系,具有极高的介电常数和极低的微波损耗)形成的超薄介电薄膜。

这层薄膜,不仅能够显着降低电容器在高频下的介质损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电容量的稳定性和可调谐范围。

经过这番“超导加身”和“陶瓷镀膜”的“深度SPA”之后,收音机原有的那些LC谐振回路,仿佛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重生”!它们不再是只能在几百千赫兹到几十兆赫兹的“凡俗”频率下工作的“模拟电路”,而是拥有了在高达数吉赫兹甚至数十吉赫兹的微波频段下,展现出极高品质因数(Q值甚至可以达到^6106以上)和极低能量损耗的“量子潜力”!

它们,已经具备了成为“量子谐振腔”的雏形!

第二阶段:“异材镶嵌”,构建“量子信号处理核心”!

仅仅拥有高Q值的谐振腔,还不足以完全满足“熊猫量子霸王机”对量子信息进行精密操控的需求。秦风还需要一些更“黑科技”的玩意儿,来对那些在谐振腔中与“电子管量子比特”发生耦合的微弱量子信号(通常是单个或少数几个微波光子),进行精确的路由、滤波、放大和探测。

这时候,他从电子工程系李师傅那里“淘”来的那些宝贝疙瘩——几块火柴盒大小的、闪烁着墨绿色金属光泽的钇铁石榴石(YIG)单晶薄膜,以及几颗米粒大小的、封装在陶瓷管壳里的特种铁氧体磁珠和介电陶瓷谐振柱——就派上了大用场!

YIG单晶,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磁性材料。它在微波频段具有极低的磁损耗,并且其磁导率可以通过外加直流磁场进行大范围的精确调谐。利用这些特性,可以制造出高性能的微波环行器、隔离器、移相器和可调谐滤波器等关键元器件。

秦风的目标,就是利用这些YIG薄膜,在他那台“熊猫量子霸王机”的“主板”(也就是收音机原来的电路板,当然,上面大部分元件都已经被他拆掉了)上,构建出几个微型的、能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