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模型的初步验证困境!算力!我们需要无穷的算力!(1 / 5)

V0.1的诞生喜悦与验证的紧迫感

在经历了长达数周几乎不眠不休的理论推演与数学建模后,当那份凝聚了他无数心血,充满了复杂到令人头皮发麻的公式和闪烁着奇异智慧光芒的图表的“秦氏信息处理与计算统一模型V0.1(草案)”,终于在秦风的电脑中悄然诞生时,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疲惫与……极致的兴奋!

这不仅仅是一份理论文档,这更像是一把钥匙,一把可能开启全新计算时代大门的钥匙!

“很好,第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总算是迈出去了。”秦风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脸上却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他知道,这个V0.1版本的模型,还只是一个粗糙的、充满了各种大胆猜想和未经验证的理论框架。它就像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虽然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但也脆弱无比,急需精心的“喂养”和“检验”。

而检验的第一步,便是对其进行初步的理论自洽性检验和关键参数的数值模拟。

理论自洽性检验:这需要验证模型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否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其核心方程组,在各种极限条件下,是否能给出合理的、符合物理直觉的解;其推导过程中所依赖的各种近似和假设,是否在预期的应用范围内有效。

关键参数数值模拟:模型中必然会包含一些无法通过纯理论推导确定的自由参数,例如某些耦合强度、能量尺度、或者与特定物理效应相关的特征系数。这些参数的取值,将直接影响模型的具体行为和预测能力。通过大规模的数值模拟,可以探索这些参数在不同取值下模型的表现,并尝试与已知的物理现象或未来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从而逐步锁定这些关键参数的合理范围。

“只有通过了这两关的初步考验,我的‘秦氏计算模型’,才能算是在理论上勉强站稳了脚跟,也才能为后续更深入的研究和实验验证,打下坚实的基础。”秦风心中非常清楚。

他稍微休息了几个小时,补充了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和水分,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模型的初步验证准备工作中。

燕大超算的“初体验”:不堪重负的“小水管”

秦风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燕京大学自己的超级计算机集群。

燕大作为国内顶尖学府,其超算中心的配置在当时国内高校中也算是名列前茅。虽然比不上国家级的“国之重器”,但应付一般的科研计算需求,还是绰绰有余的。

秦风通过导师王浩然教授的关系,很快就申请到了燕大超算中心的部分计算资源。

超算中心的机房内,一排排巨大的黑色机柜整齐排列,指示灯闪烁不定,散热风扇发出低沉的轰鸣声,充满了科技感与力量感。负责接待秦风的是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有些木讷,但技术非常扎实的青年工程师,姓周。

“秦同学是吧?王院士亲自打过招呼了,说你有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模型需要进行数值模拟。”周工程师一边在控制台上操作,一边说道,“我们这边的‘启明星三号’集群,峰值运算速度能达到每秒几万亿次,内存也有几百个G,一般的计算任务应该都能应付。你把你的计算程序和输入文件给我吧。”

他的语气虽然客气,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习以为常。毕竟,每天都有各种院系的学生和老师来这里申请机时,大部分所谓的“重要模型”,在他看来,也不过是些常规的科研计算,真正能把“启明星三号”的性能压榨到极限的,凤毛麟角。

秦风点点头,将一个存有他编写的初步验证程序和模型核心参数的U盘递了过去。他并没有详细解释自己模型的复杂性,只是简单地说:“周工,麻烦您了。我这个模型……可能对计算资源的需求会比较大,特别是内存和并行计算核心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