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更可持续的未来。”
秦风想起了自己当初在面对国际财团天价年薪诱惑时,斩钉截铁地说出的那句“国之重器,岂能为私人资本所驱使!”,想起了自己在与军方最高层大佬们进行秘密咨询时,所坚持的“任何具有颠覆性潜力的黑科技,其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绝不能因任何商业利益或外部压力而泄露给任何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势力”的原则。这些,都源于他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祖国、对哺育自己的民族的那份深厚而炽热的情感。
而现在,他的这种情感,在经历了这场深刻的“悟道”之后,悄然升华到了一种更广阔、更博大的层面——那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共同命运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担当。
他知道,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类文明是何其的渺小与脆弱。一场来自外太空的小行星撞击,一次遥远超新星爆发或中子星合并产生的伽马射线暴的近距离扫过,甚至是我们自身科技发展失控(比如人工智能的“技术奇点”反噬、基因编辑技术的滥用、或者毁灭性武器的扩散)所带来的“自毁”风险,都可能让人类文明在旦夕之间毁于一旦,让地球这颗孕育了无数奇迹的蓝色星球,重新归于死寂。
而科学,正是人类对抗这些来自宇宙或自身的潜在危机,寻求在宇宙中长期生存与永续发展的最有力、也几乎是唯一的武器。
无论是他正在研究的、能够从真空中汲取无穷能量的“零点能”,还是未来可能触及的、能够统一宇宙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大统一理论”,亦或是更遥远、更宏伟的“戴森环”或“类戴森球”的构想,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类文明目前及未来可能面临的能源危机、生存空间危机,以及提升对宇宙未知风险的抵御能力和对自身命运的掌控能力。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不能仅仅像鸵鸟一样埋头于自己的沙堆(实验室),满足于发表几篇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或者申请几个无关痛痒的专利。他更要时常抬头看看人类文明这艘在宇宙风暴中艰难航行的航船,它将驶向何方,它面临着哪些暗礁与险滩。”秦风在心中默默说道,“我的研究,如果不能为这艘航船指引正确的航向,不能为船上的所有乘客(全人类)带来福祉与希望,那即便再‘高深’,再‘前沿’,也失去了其最终的意义和价值。”
好奇之心,驱动探索的引擎;敬畏之心,校准前进的罗盘;悲悯之心,指引航行的灯塔。
这三颗“心”,如同一座由最坚固的信念与最纯粹的理想铸就的灯塔,巍然屹立在秦风的心海之中,照亮了他未来那条注定孤独、崎岖,却又无比伟大、充满无限风光的科学求索之路。
孤独而伟大的道路:不为外物所扰,唯求真理永恒
当秦风从这种深层次的“悟道”状态中彻底清醒过来,当这三颗“心”在他灵魂深处深深扎下根来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整个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拥有“学神黑科技系统”这个逆天外挂的“幸运儿”或“开挂者”,更像是一个肩负着某种神圣使命、为了追寻宇宙终极真理而甘愿奉献一切的“求道者”。
他知道,他所选择的这条道路——探索零点能的奥秘、构建大统一理论的框架、追问信息的本质与维度、解构时空的结构与起源、乃至遥望宇宙的最终命运与真理的彼岸——注定是一条无比孤独的道路。
因为,这些问题太过超前,太过艰深,太过……“不食人间烟火”。在2000年的地球上,能够真正理解他所思所想的人,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即便是他最亲密的导师和团队成员,也往往只能理解他构想中的一小部分,或者仅仅是感受到他那种“不明觉厉”的境界。他将很难找到可以进行真正意义上平等对话、共同探索的“同路人”。他所要面对的,更多的是理论推演中的重重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