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学,地下高能物理实验室。
当那枚硬币大小的特制金属弹丸,以肉眼难以捕捉的超高初速,将厚达半米的特种合金靶标轰出一个触目惊心的窟窿时,整个演示会现场,除了秦风和他那帮已经提前知道结果(但依旧看得热血沸腾)的“秦之队”队员们,其余所有人,无论是燕大校领导、物理学院的泰山北斗,还是那几位见多识广、不怒自威的军方高级技术专家,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石化当场。
足足过了十几秒,那肩扛将星的老将军才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猛地从座位上站起,三步并作两步冲到秦风面前,一双虎目瞪得溜圆,死死地盯着那台依旧散发着淡淡寒气(超导线圈工作后的正常现象,并非低温)的“加大号保温杯”,声音因为过度激动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秦……秦风同志!这……这就是你们用那个什么‘墨子一号究极版’超导线材造出来的……电磁炮?”
秦风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仿佛刚才那一炮只是点了个大号的二踢脚。他微微一笑,谦逊地说道:“是的,首长。这只是我们利用新型超导线材在强电流、强磁场下优异性能,做的一个小小的原理性验证装置,很多地方还很粗糙,让各位见笑了。”
“小小的原理性验证装置?!”老将军闻言,嘴角狠狠地抽搐了一下,差点一口气没上来。他指着远处那个还在冒着青烟的靶标,哭笑不得地说道:“你管这叫‘小小的’?这要是再‘大一点’,是不是可以直接把卫星打下来了?!”
旁边一位负责电磁武器研究的大校,也是一脸的“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刚才看到了什么”的懵逼表情。他扶了扶因为震惊而有些歪斜的军帽,喃喃自语道:“三秒钟完成兆焦耳级储能……发射初速至少……至少超过了10马赫……炮管长度不足一米……这……这他娘的还是我们认识的电磁炮吗?这简直是……科幻电影里才有的玩意儿啊!”
燕大校长和刘仁轨院士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掩饰的狂喜与自豪。他们知道,秦风这小子,又一次……捅破天了!
演示会结束后,那几位军方大佬几乎是把秦风和赵铁柱工程师围了个水泄不通,各种关于“掌上雷霆”的技术细节、性能参数、以及未来可能的“合作方向”,问得是事无巨细,恨不得当场就把秦风和他的“保温杯”一起打包带回军事科学院。
最终,还是老校长出面,以“秦风同学还是个大一(或大二)的学生,学业为重,科研项目也需要循序渐进”为由,才好不容易把这些“如狼似虎”的军方大佬们给“劝退”了。当然,临走前,一个由多部门联合组成的“常温超导军事应用潜力评估专项小组”的联络方式,已经悄悄地塞到了刘仁轨院士的手中。
送走了意犹未尽的军方大佬和心满意足的校领导,“秦之队”的成员们,终于可以关起门来,尽情地……“撒欢”了!
“哦耶!!!秦哥万岁!电磁炮万岁!”李浩直接跳到了实验台上,挥舞着手臂,活像一只刚从动物园里放出来的猴子。
“太……太刺激了!我感觉我刚才的心跳都快突破两百了!”陈静拍着胸口,小脸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
林婉清博士也难得地露出了小女孩般的兴奋表情:“秦师兄,您那个‘光控固态Marx发生器’的设计,简直是神来之笔!那么小的体积,竟然能实现纳秒级的超大电流通断,太不可思议了!”
赵铁柱工程师更是抱着那个“加大号保温杯”,亲了又亲,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宝贝啊!这可是我老赵这辈子造出来的最牛逼的‘炮’!以后谁再说我只会修修补补,我直接拿这玩意儿轰他姥姥!”
就连一向沉稳的钱理群副教授和张伟博士,此刻也是满面红光,激动不已。他们知道,这个小型超导电磁炮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