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国内机构的期盼!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1 / 4)

“号外!号外!秦风超导实验室再次取得颠覆性突破!‘燕京一号’室温超导体稳定性与量产性难题初步攻克!商业化应用前景大大提前!”

“《格物》期刊紧急快讯:东方科学奇迹再续辉煌,秦风团队引领全球超导技术革命!”

“arXiv服务器因秦风最新论文一度瘫痪!全球科技界为之疯狂!”

当这些醒目的大标题,如同雨后春笋般,在《燕京科技报》、《国家工信导报》、《战略新兴产业观察》等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和财经媒体上,以头版头条、加粗加黑的醒目方式刊登出来时,整个燕京大地,再次被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未来科技的无限憧憬所点燃!

如果说之前秦风发现室温超导体、提出“秦风理论”,更多的是在学术界和理论层面引发了海啸般的震动,那么这一次,当“稳定性”和“量产性”这两个阻碍室温超导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的最大拦路虎,被秦风团队初步“降服”的消息传出后,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则更加迅猛,也更加……具有战略意义!

这意味着,那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室温超导改变世界”的梦想,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而是真正拥有了照进现实的万丈光芒!

燕京,某处安保级别极高,地图上都找不到具体标识的红墙大院内。

一场由国家最高科技领导小组牵头,汇聚了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以及国防科工委等核心部委主要负责人的紧急扩大会议,正在连夜召开。

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如何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支持燕京大学秦风团队的室温超导技术,并确保这一足以改变国运的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

“同志们,秦风同志和他团队的最新突破,其意义之重大,我想不用我再过多强调了!”一位头发花白,但目光炯炯,不怒自威的老者,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他的面前,摆放着一份由燕京大学连夜呈送上来的,关于“燕京一号”稳定性与量产性突破的详细技术报告,以及《格物》期刊的快讯影印件。

“室温超导!这曾经是我们几代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科学圣杯!现在,它被我们燕京一个年仅二十岁的年轻人,给捧回来了!而且,他还初步解决了困扰全世界科学界数十年的稳定性和量产性难题!这是什么?这是天佑我中华!这是我们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打破西方技术垄断,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性机遇!”

老者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我刚刚和最高领导通过电话,领导的指示非常明确:对于秦风同志的室温超导项目,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政策给政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确保这项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绝不能让那些虎视眈眈的国际资本,把我们的‘国之重器’给掏空了!”

“是!”在场的各位部委负责人齐声应道,神情肃穆。

“科技部,你们要立刻牵头,成立国家级的‘室温超导产业化应用领导小组’,由秦风同志担任首席科学家,统筹全国的相关科研力量,进行联合攻关!目标只有一个,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燕京一号’从实验室样品,推向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工信部,你们要立刻组织国内最顶尖的能源、电力、交通、信息、材料等领域的国有骨干企业,成立‘室温超导产业联盟’,提前布局下游应用市场,制定行业标准,抢占未来产业的制高点!”

“发改委,你们要立刻研究制定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为室温超导产业的发展,提供最宽松、最优惠的政策环境!”

“财政部,钱!钱不是问题!国家战略储备基金,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基金,所有能调动的资金,都要向这个项目倾斜!我们要让秦风同志和他的团队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