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整个会场,“我想,任何一个试图描述全新物理现象的理论,在其诞生之初,都必然要经历从实验观测到理论抽象,再从理论预测到实验验证的循环过程。BCS理论的诞生,同样离不开卡末林·昂内斯对液氦超导现象的偶然发现,以及后续无数实验数据的积累。”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OCQE模型并非空中楼阁。它所依赖的‘有机长链拓扑序’,是基于我们对‘燕京一号’超导体利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和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所获得的大量高精度微观结构数据,并结合了凝聚态物理中关于低维电子体系和拓扑物态的前沿理论进行分析得出的。其数学描述,严格遵循量子场论的基本框架,每一个参数的引入,都有其明确的物理意义和实验支撑,并非随意的拟合。”
秦风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至于‘激子-等离激元共振增强的非局域库珀配对’机制,这确实是OCQE模型中一个较为新颖的观点。但它并非凭空想象。事实上,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着名物理学家维塔利·金兹堡和戴维·基尔日尼茨等人,就曾预言过激子机制在高温超导中的可能性。只是受限于当时的实验条件和材料体系,未能得到证实。而我们的OCQE模型,正是在这个方向上,结合有机材料的独特性质,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拓展。相关的理论推导,包括非局域格林函数的处理、多体相互作用的重整化,以及由此预言的超导能隙对称性和特征能量尺度,都与我们后续通过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获得的实验结果高度吻合。这些,在我的论文附录中有长达二十页的详细数学证明,相信芬奇博士如果仔细阅读过,应该不会有此疑问。”
“嘶——!”芬奇博士听到这里,脸色微微一变。秦风竟然直接点出他可能没有仔细阅读论文附录!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打脸!他确实主要关注了论文的正文部分,对于那些繁琐的数学推导,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
会场内,一些之前也对OCQE模型数学细节有所保留的学者,此刻也不禁暗暗心惊。这个年轻人,不仅理论思想天马行空,数学功底也如此扎实恐怖!
秦风并没有给芬奇博士太多喘息的机会,继续道:“至于芬奇博士提到的‘手性微生物催化与缺陷钉扎自修复’,这确实是OCQE模型中最具交叉学科特色的部分。它听起来似乎有些‘东方神秘色彩’,但其背后,同样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
“我们通过对‘燕京一号’超导体制备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微生物菌群进行宏基因组学分析,并结合代谢产物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检测,已经成功分离并鉴定出了几种在超导性能优化中起关键作用的特定微生物及其分泌的具有手性特征的酶。这些酶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定向催化有机前驱体的聚合与自组装,并对材料中的某些缺陷位点进行‘钝化’或‘桥接’,从而显着提高材料的均匀性和超导电流的临界密度。相关的实验证据,我们正在整理,很快也会以论文的形式发表。”
秦风的目光再次投向芬奇博士,嘴角那抹微笑依旧,却多了一丝玩味:“所以,芬奇博士,您认为OCQE模型是‘后验性修补’,缺乏‘普适性和可预测性’,恕我直言,这可能源于您对我们工作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或者……您对有机化学、微生物学以及现代材料表征技术的进展,关注得还不够多。”
“轰——!”
秦风这番话,虽然语气平和,但内容却如同重磅炸弹,直接把芬奇博士给炸懵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术反驳了,这简直是在说他知识结构陈旧,跟不上时代了!
芬奇博士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从脖子根一直红到耳尖。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任何有力的反驳点。秦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