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食堂的“秘密据点”!剩饭收集行动!(2 / 7)

传染病”而特制的N99级别专业生物防护口罩(刘明强烈怀疑他是从哪个戒备森严的P4实验室的废弃物处理通道里捡来的,上面可能还残留着某些“沉睡的远古病毒”),手里还提着一个印有“燕京大学第二食堂——您的健康,我们的追求!今日特价:红烧狮子头,买一送一(汤)!”广告语的……呃,看起来像是刚装过某种不可描述之物的、半透明但异常结实的加厚型塑料袋。

然后,在食堂打饭阿姨那充满了“这孩子长得怪俊的,可惜脑子好像不太好使”的同情目光中,在后厨颠勺师傅那充满了“现在的大学生,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的困惑眼神里,以及偶尔路过的同学那混合了“震惊”、“不解”、“敬佩(大概是佩服他这种‘不畏脏臭,深入一线,勇于探索’的科研献身精神?)”以及“这哥们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或者在进行某种我们凡人无法理解的行为艺术?”的复杂目光注视下,秦风会以一种极其专业、极其专注、甚至带着几分考古学家发掘失落古文明般的虔诚与神圣仪式感的姿态,开始他那充满了未知与惊喜(也可能是惊吓)的“剩饭寻宝之旅”。

“嗯,今天的这批豆腐渣,颜色微黄,质地略显疏松,闻起来带有一股淡淡的、类似于纳豆发酵的特殊酸香味,符合系统初步分析的‘优质活性发酵豆制品’特征……可惜,好像被旁边那桶麻辣香锅的红油给污染了,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后续的‘分子链重构’?”秦风一边用一把从解剖实验室“借”来的、据说曾经解剖过小白鼠的精钢小镊子,小心翼翼地从一堆油腻腻的烂菜叶、啃剩下的鸡骨头、以及不知是什么动物内脏的混合物中,夹起一小块微微泛黄、散发着“异香”的豆腐渣,一边在脑海中飞快地启动“微观物质解析”能力,对其主要的有机成分、微生物菌落种类与活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金属离子污染进行初步的快速扫描与评估。

“叮!目标样品:被麻辣红油轻度浸染之发酵豆腐渣。主要成分:大豆异黄酮、水解大豆蛋白、多种氨基酸、短链脂肪酸、以及……检测到较高浓度的辣椒素、花椒麻素、以及微量的铁、铜、锌等金属离子。微生物菌落:以乳酸菌、酵母菌为主,另有少量耐高温的芽孢杆菌。综合潜力评估:B+级。备注:麻辣红油中的某些脂溶性化合物,或许能在后续的‘能量场诱导’过程中,起到意想不到的‘表面活性剂’或‘结构稳定剂’的作用?建议宿主少量收集,作为对照实验组。”

秦风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了然。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块“麻辣味”的豆腐渣放入一个单独标记的小号密封袋中,然后在心中默默吐槽:“系统,你这备注……是认真的吗?表面活性剂?结构稳定剂?我怎么感觉更像是‘黑暗料理风味添加剂’?”

系统:“叮!科学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与惊喜。请宿主保持开放的心态,大胆尝试,小心求证。或许,下一个诺贝尔奖,就诞生于一勺麻辣红油之中。”

秦风:“……”他决定暂时不跟这个越来越皮的系统计较。

他继续在如同小山一般、散发着“人间烟火(馊)气”的厨余垃圾中,用他那双被“微观物质解析”能力“附魔”过的、堪比“黄金瞳”的“火眼金睛”,仔细搜寻着那些真正符合系统“天机启示”、蕴含着“超导圣光”的“天选之材”。

“找到了!就是这个!系统,快扫描!”突然,秦风的眼睛猛地一亮,如同在漆黑的矿洞中发现了一颗巨大的钻石原石一般,从一堆被啃得乱七八糟的玉米棒子和蔫了吧唧的白菜帮子沾着几粒米饭,但却散发着一股浓郁而独特的菌菇特有“酱香”与“土腥”混合气息的……呃,疑似是某种高级食用菌培养基的废弃残留物。

“叮!目标样品:疑似‘羊肚菌’或‘松茸’等珍稀食用菌之废弃菌糠培养基(主要成分:高度腐熟之栎木木屑、米糠、麸皮、玉米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