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学界大佬的私下讨论!此子未来不可限量!(2 / 5)

“冷静?我怎么冷静得下来?!”王院士眼睛一瞪,吹胡子瞪眼地说道,“你们是没看到那小子‘手搓’那套装置的过程!简直……简直就是神乎其技!匪夷所思!他……他居然用几根破铜丝、几块烂磁铁、还有一个……一个据说是从易拉罐上撬下来的拉环当反射镜?!就搞出了一个能够稳定观测到如此微弱物理效应的实验平台?!这……这已经不是‘动手能力强’能够解释的了!这……这是‘点石成金’!是‘化腐朽为神奇’!是‘物理学之神附体’啊!”

“没错!”另一位来自交通大学,主攻凝聚态物理和量子现象,平时沉默寡言,但此刻也忍不住开口的陈姓女院士,也重重地点了点头,她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最让我感到震惊的,不是那个‘微型马赫环’本身,而是……而是他展现出的那种……那种对物理原理的极致洞察力,以及……那种在极端简陋条件下,依旧能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创造力!”

“你们注意到没有?”陈院士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敬畏地继续说道,“他在搭建那个简易的‘减震屏蔽装置’时,使用的那些泡沫塑料的切割角度、铜丝网格的编织密度、甚至……甚至他最后在上面画的那些‘鬼画符’(虽然我看不懂那是什么,但直觉告诉我那绝对不是随便画的),都充满了某种……某种难以言喻的‘玄学’和‘匠心’!仿佛……仿佛他不是在搭建一个实验装置,而是在……在进行某种神圣的‘炼金仪式’!”

“还有他那个‘手搓’的‘磁悬浮差动杠杆式微位移平台’!”一位来自中科大,主攻精密仪器与传感器技术的年轻教授,也忍不住插话道,他脸上写满了“我是谁,我在哪,我这几十年是不是都学到狗身上去了”的迷茫,“用漆包铜丝绕制微型差分传感线圈,用钕铁硼磁铁制作永磁微转子,甚至……甚至还用上了玻璃载玻片和弹簧钢片当轴承和导轨?!这种……这种异想天开,却又偏偏在原理上似乎……似乎又真的有那么一点点可行性的设计思路……我……我感觉我的大脑已经彻底宕机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打死我都不相信,一个高中生……能有如此恐怖的工程学天赋和动手能力!”

“最……最让我感到不寒而栗的,还是他最后记录的那些实验数据,以及……以及他对那个‘微型马赫环’现象产生原理的初步解释!”一位一直沉默不语,但脸色却比白纸还要苍白,以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见长的资深研究员,声音颤抖地说道,他感觉自己的物理学信仰,在秦风面前,已经被碾压得连渣都不剩了。

“你们都看到了吧?他……他居然用一把塑料直尺和一支普通的电子温度计,就敢去测量那个涉及到高温等离子体和复杂流体力学过程的‘神迹’!而且……而且他还煞有介事地给出了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误差范围!这……这简直是……是对我们这些搞了一辈子精密测量和误差分析的老家伙的……公开处刑啊!”

“还有他那个原理解释!”研究员越说越激动,声音都有些变调了,“什么‘局部高能量密度区的形成’、什么‘磁约束与绝热压缩效应的初步体现’、什么‘类马赫环激波结构的形成与简化验证’……这些……这些概念,这些分析,虽然还很初步,甚至有些地方还带着明显的‘脑洞’痕迹,但……但其逻辑之严谨,思路之清晰,以及……以及那种基于现有理论却又敢于大胆拓展的创新精神……我……我感觉我仿佛看到了……看到了一个未来物理学巨擘的……雏形!”

“更可怕的是……”研究员深吸一口气,用一种近乎“梦呓”般的语气,说出了让在场所有大佬都为之毛骨悚然的一句话,“他……他似乎……完全没有参考任何现有的实验方案和设计图纸!他……他所有的操作,所有的构思,所有的‘黑科技’……都……都是他……现场想出来的?!”

此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