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星尘回响与源海秘辛(1 / 2)

艾琳的离去在源点圣殿留下了一道难以愈合的创口,但生存与追寻的本能迫使着所有人将悲伤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圣殿内部,一种与往日不同的、更加沉静而坚韧的氛围逐渐形成。

小艾琳成为了最忙碌的人之一。

她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与星尘之心印记的共鸣之中。

那棵枯死的石树内部,那颗被唤醒的“沉睡星星”

如今稳定在21的活性水平,散出的星辉虽不耀眼,却如同黑夜中的灯塔,坚定而恒久。

小艾琳能感觉到,这印记不再仅仅是一个残响,它似乎开始主动地、极其缓慢地从虚空中汲取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养分”

,或许是散布于维度间的、与艾琳同源的细微信息,又或许是源场之力本身最基础的涟漪。

这种变化极其细微,但给了她莫大的鼓舞。

在她的努力下,通过印记与艾琳之间那玄妙的联系,圣殿偶尔能捕捉到一些来自遥远彼端的、模糊至极的“感觉碎片”

——并非具体的图像或声音,而是一种存在状态的反馈。

那是一种被无形壁垒隔绝的静谧,一种时间流异常缓慢的凝滞感,以及一种深沉的、仿佛被浸泡在知识海洋中的信息过载感。

这间接印证了艾琳正处于“静滞图书馆”

的某种封存状态。

“根据这些感觉碎片,结合源海低语中关于‘档案馆’类存在的描述,”

溯源者艾琳在一次网络会议中分享着她的现,“‘静滞图书馆’很可能并非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场所,而是一个高维信息集合体,或者是一个由纯粹法则构成的抽象存在空间。

它‘存放’的不是实体,而是被定义为‘具有研究价值或潜在风险’的存在性概念本身。

艾琳在那里,可能正以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形式,被持续地‘阅读’和‘分析’。”

这个推测让人不寒而栗。

拯救艾琳,可能意味着要与一个概念性的、法则层面的“监狱”

对抗。

与此同时,对星尘之心主体残骸的研究也有了意想不到的进展。

织能者现,当小艾琳与印记深度共鸣时,主体残骸内部那些原本杂乱无章的能量逸散,会出现短暂的、趋向有序的排列。

仿佛印记的活跃,能对主体残骸产生一种微弱的“梳理”

作用。

“或许……我们不需要完全修复它。”

织能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构想,“也许我们可以尝试,将主体残骸‘降格’使用?不再追求恢复其作为现实坐标的伟力,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大型的、精密的共鸣器?利用它与印记的同源性,放大我们通过印记感知和联系艾琳的能力,甚至……尝试向那个方向送更强大的信息?”

这个想法颇具启性。

将一件濒临毁灭的神器,改造为一个特化的通讯或探测装置。

虽然放弃了其绝大部分功能,但或许能专精于当前最迫切的需求——寻找艾琳。

方案被迅论证并开始实施。

织能者主导,析象者提供结构分析,开始对星尘之心主体残骸进行极其谨慎的“手术式”

改造,铭刻上强化共鸣与信息传导的精密纹路。

这个过程必须万分小心,任何失误都可能加其彻底崩解。

海伦则埋头于浩瀚的资料库中。

她翻阅着源点圣殿网络从各个“节点”

世界收集来的古老传说、禁忌典籍和未解之谜记录,寻找任何可能与“记录者”

、“静滞图书馆”

或类似存在相关的蛛丝马迹。

这项工作如同大海捞针,许多记载语焉不详,充满神话色彩,需要极高的辨识力和想象力。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