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本侯当时宁死不屈,并且已经跟对方说明了,本侯参军之前早已娶妻。大将军得知此事之后,也觉得此事不妥,所以也帮着本侯拒绝了兵部尚书的提亲。本侯当时也没多想,就跟大将军告了假后就回乡了,也见到了本侯此生的挚爱,她在本侯参军的三年间,为本侯操持家务,孝敬公婆。整个人都瘦得都只剩下一把骨头,连本侯站在她面前都差点认不出她来。”
“本侯的心疼啊!当年若不是本侯去参军,本侯的妻子也不用日夜如此辛劳。害得她生病了也不敢去治病,只能够硬,熬过去。”
赵家兄弟俩看着自己的父亲絮絮叨叨的说着当年他与发妻之事。
赵文启想开口打断自己父亲却又不敢,因为他心里实在是无法接受,一个抚养自己长大的母亲,居然会不是自己的生母。
而赵文然只是疑惑自己的生母去了哪里。
“本侯在战场上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当时已经成为了前锋官,也算是衣锦还乡了。本侯拿着皇上赏赐的钱财,给家里重新盖了一座大房子给爹娘住着,还将本侯的妻子李杏儿带回京。想着有朝一日若是回边关的话,可以安排人把杏儿送到边关附近的镇子安置着。这样我们夫妻也不用离得那么远。”
平安侯一开始说起发妻李杏儿时,脸上是笑容满面的。但是在下一刻他瞬间变了脸,他的表情十分的凶狠,身上散发着浓浓的戾气。
“可就是因为本侯将妻子带回京,彻底的激怒了兵部尚书。兵部尚书的夫人甚至还贿赂了本侯请来的稳婆,导致了本侯的妻子难产血崩而死,只留下你们兄弟二人。”
赵家兄弟俩在听到这段话之后,都惊讶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难怪,难怪他们以前跟着冯氏回外祖家的时候,外祖母总是不待见他们兄弟俩,反而是疼爱自己的小妹。
感情是因为他们兄弟二人并不是冯氏所生,再加上她亲自下令让人害死了他们兄弟俩的生母,所以才一直对他们兄弟俩没什么好脸色。
他们以前年纪小,也不会想那么多,可现在听到了平安侯的解释后,他们兄弟两人也明白了当年冯氏的母亲对他们兄弟二人的态度是怎么一回事了。
赵文然表面看起来还很平静,但心中早已激起了千层波浪。
自从来到抚城之后,冯氏对他们兄弟二人的态度是越来越冷漠了,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因为冯氏诵经念佛,不问红尘导致的。
现在看来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但赵文启的性子就比较冲动了一些,他气得咬牙切齿,额头青筋暴起,似乎要是冯氏的母亲在场的话,他还能够将对方狠狠的打一顿,出口恶气才行!
赵文然看向了平安侯,深思熟虑后再次开了口。
“父……父亲……您的意思是,我们的生母是因为外祖母而离世了吗?”
平安侯看着兄弟俩点了点头。
“对。一开始本侯是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毕竟老人常说,这生孩子犹如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跨过那道坎就没事,可惜本侯的杏儿跨不过去。”
平安侯说完这句话,眼眶里一直盘旋着的那滴泪水终究还是划过了脸庞,滴落到了他的手上。
他当年是真的后悔,早知道就不带杏儿回京,或许之后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最起码,他的杏儿还能够好好的活着。
可当时的他满心欢喜的将杏儿从老家接走的时候,他心里只想着让杏儿过上好日子。
想到这里,平安侯哽咽的继续开口说道。
“你们的娘没了,我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可因为你们兄弟俩,还有杏儿临走前让我要好好将你们兄弟俩抚养长大,我才一直苦苦支撑到现在。”
平安侯说完这句话之后,就咳嗽了起来。
赵文然见状连忙上前给平安侯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