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容易被人忽视但同样价值不菲的总部大楼、纳什维尔着名的录音棚、全球各地分销中心的房产或长期租约。
当然,同时也伴随着一堆棘手的遗留法律纠纷、冗余人员的巨额遣散费以及管理混乱的烂摊子。
与其祈祷最终会由华尔街的秃鹫基金主导收购,之后拆散了卖,不如自己来扮演这支秃鹫。
林恩相信,这些资产足够满足大卫·格芬和拉里·芬克这两位盟友的胃口。
大卫·格芬当然听懂了林恩的暗示——林恩愿意将哥伦比亚唱片的品牌和行运营体系让渡给他。
这正中他下怀!
他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杰弗瑞·卡森伯格正在紧锣密鼓地计划创立一个全新的主流电影制片厂(这就是后来的梦工厂drea91orksskg的前期构想)。
作为唱片业的顶尖玩家,他非常清楚,新制片厂将面临和他在唱片业创业时一模一样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行渠道!
林恩提出的这个计划,让他心动不已。
他的格芬唱片成功地在市场高点卖出了7亿美元的天价。
如果只用这笔钱的一部分,就能换来一个现成的、遍布全球的成熟唱片行网络和一个百年品牌?
这简直太值了!
这能让他立刻获得一个顶级唱片公司平台,与他的电影投资(刚成立的格芬影业)、戏剧投资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加实现他的“娱乐帝国”
野心。
但是,现实的问题是竞争。
“哥伦比亚唱片虽然现在因为抵制运动而苟延残喘,但盯着这块肥肉的潜在买家可不少。”
格芬指出,“据我所知,维亚康姆、时代华纳、日本的松下、电信巨头at&t、甚至烟草巨头菲利普·莫里斯都曾或多或少表露过兴趣。
我们如何保证能从这些庞然大物嘴里抢到这块肉?”
拉里·芬克同样看向林恩,作为金融架构师,他对娱乐业的具体运营毫无兴趣,他关心的是交易的可行性和回报。
这也是他心中的关键问题。
林恩神色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他打了个响指,一直如同影子般默不作声站在他身后的伊万·彼得连科立刻上前,将一直提在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