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其金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小腹前,在心里思忖道,“孟家的人早在几百年前就从昭通搬到了江苏,祖祠里的珍贵文物、家族典籍想必也早就随之迁走,现在留下的,恐怕只是一座空壳子,顶多存放着祖辈的灵位与一些不值钱的旧物件。
孟绍林他们之所以还派人守着祖祠,无非是出于对先祖的敬畏,想保留一份家族传承的象征——毕竟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哪怕家族重心早已转移,也不会轻易放弃祖祠这一‘根’的象征。”
想到这里,张其金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
孟家既然将祖祠视为单纯的“家族精神寄托地”
,而非藏有宝藏的秘密据点,那么他们对祖祠的守卫大概率不会太过森严,这为他五天后进入青龙洞、寻找量子虚无血灵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更重要的是,孟绍林作为东润集团的董事长,平日里忙于商业事务,恐怕不会过多关注远在昭通的祖祠,更不可能知道祖祠附近藏着量子血灵珠的秘密。
不过,为了谨慎起见,张其金还是决定再确认一下。
他拿起手机,翻到邹若雅的联系方式,邹若雅在人脉广泛,尤其熟悉昭通的历史文化与地方势力分布。
之前他曾跟邹若雅提过想了解孟家祖祠的情况,邹若雅当时说认识几个在青龙洞附近居住的老人,或许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现在网上能找到的资料有限,他只能寄希望于邹若雅能带来更多有用的信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电话拨通后,响了四声才被接通,邹若雅的声音带着几分昭通方言的软糯,还夹杂着轻微的咳嗽声:“张其金!
你怎么这会儿给小姨打电话?”
“小姨,您身体没事吧?怎么听着像是感冒了。”
张其金先关切地问了一句。
邹若雅笑了笑,声音里带着几分暖意:“没事没事,就是昨天去大山包景区,淋了点雨,有点着凉,吃了药已经好多了。
你别担心我,先说你的事,你是不是又想问孟家祖祠的情况?”
“是啊小姨,”
张其金顺势说道,“我刚才在网上查了不少资料,可关于孟家祖祠的信息太少了,所以想问问您,之前跟您说的那些老人,您帮我问了吗?”
电话那头的邹若雅沉默了几秒,语气里多了几分歉意:“其实啊,让你失望了。
这几天我先后找了住在青龙洞附近的王大爷、李婆婆,还有以前在孟家祖祠帮过忙的张叔,可他们要么说‘不清楚’,要么就支支吾吾不肯多说,甚至还有人劝我别再打听孟家的事。”
张其金心里一沉,追问道:“他们为什么不肯说?是有什么顾虑吗?”
“还能是什么顾虑?怕得罪孟家呗。”
邹若雅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你也知道,孟家在昭通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虽然大部分人都搬到江苏了,但在昭通还有不少产业,比如青龙洞附近的几家民宿、山下的采石场,都是孟家的人在打理。
本地老百姓要么在孟家的产业里上班,要么跟孟家有生意往来,谁都不想因为多嘴多舌得罪孟家,砸了自己的饭碗。
就说那个张叔吧,二十年前还在孟家祖祠帮着打扫卫生、整理灵位,我本以为他能知道点内幕,结果他只跟我说‘祖祠里就是些老灵位,没什么特别的’,再多问一句,他就说‘不敢乱讲,孟家有规矩,外人问多了会生气’,死活不肯再开口。”
张其金听着邹若雅的话,心里泛起一丝失望,但很快又释然了。
邹若雅在昭通人脉再广,也终究是个普通人,面对孟家这样的地方望族,自然无力抗衡。
她能帮忙问遍自己认识的老人,已经算是尽了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