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预言的轨迹缓缓转动,五年之后,胡惟庸果然因谋反等诸多罪行暴露,身败名裂,被皇帝下令严惩,其势力瞬间土崩瓦解。
又过了十年,历史再次验证了刘伯温的预言,他终于得到了平反。
明太祖为了表达对他的追思与补偿,赐予刘氏家族金书铁券,特批刘氏成员可凭此珍贵的凭证免一次死罪,这也算是对刘伯温这位曾经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臣子的一种迟来的慰藉,让他的在天之灵得以些许安息。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一晃139年悄然过去,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朝廷为了表彰刘伯温的卓越功勋,追赠他为太师,赐予谥号文成,自此,后人便常常尊称他为刘文成,也有人称之为刘太师。
1948年,历史的进程再次留下独特的印记,一座新县——文成县析置而成,县名正是为了永久纪念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璀璨光芒的传奇人物刘基,让他的名字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世代传承,永不磨灭。
可见,刘伯温,他绝非仅仅是一位在谋略上出类拔萃、能在乱世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师,更是一位在学术领域造诣深厚、在文学创作上才华横溢的着名学者和文人。
他的一生,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充满了传奇色彩,且着作颇丰,流传于世的有《郁离子》10卷和《诚意伯文集》20卷。
其中,那部代表作《郁离子》,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精妙的文学笔触,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思想长河与浩瀚无垠的文学星空中,稳稳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一席之地,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散着迷人的光彩,启迪着后人的智慧。
“我觉得你还应该多了解些历史,我记得历史书上记载,刘伯温在南京之时,胡惟庸曾派遣太医为刘伯温诊病送药。
然而,刘伯温服下那药后,病情却急剧加剧。
因此,当时便有人怀疑,刘伯温乃是被胡惟庸下毒致死。
这你应该知晓吧!”
张其金言辞恳切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对历史真相的执着探寻。
刘赫杰听闻张其金谈及历史,心中顿时涌起一丝窘迫,他自己心里清楚,在历史知识方面,自己所知甚少,犹如沧海一粟,面对张其金这般有理有据的讲述,一时语塞,默不作声。
但他很快调整思绪,接着说道:“那你总需要我的帮助吧!”
“我看你的帮助就不必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还请你赶紧离开吧,我可不想与你同行。”
张其金毫不客气地回应道,语气坚决,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
此刻的他,似乎对刘赫杰有着深深的戒备,不愿再有过多的牵扯。
刘赫杰无奈之下,又向后退开了几步。
张其金都已把话说得如此直白,犹如一把利刃,斩断了两人之间那若有若无的联系,他实在没有理由再继续留下,除非真的要与张其金彻底撕破脸,展开一场激烈的冲突,但他深知这样做并无益处,只能选择暂时隐忍。
“既然如此,张兄,你多多保重。”
说罢,刘赫杰强忍着内心的不甘与愤懑,转身朝着另一边走去,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拉得长长的,显得有些落寞。
张其金见他离去,也随即离开原地,再次改变方向,朝着西北方毅然前行。
他步伐坚定,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屈的坚毅,仿佛前方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刘赫杰走出了百米之远,心中的不甘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在心底肆意翻涌,仿佛水池里的水已然盛满,再也抑制不住,向外溢流。
他的双手紧紧握拳,关节因用力而泛白,内心的愤怒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越烧越旺。
终于,他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憋屈的感觉,猛地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