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
《老子章句》曰:“天道与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气相贯。”
道家的哲学思想不仅指出了宇宙万物相互依存、彼此制约展的必然规律,而且更重要的告诉了我们人与自然是同一母根。
同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生存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这一理念与西方近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截然不同。
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认为人是主体,人以外的生命和自然界均为客体,是人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对象。
受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影响,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建立在对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之上,其中蕴含着人与自然万物共存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倡导人们对自然万物持有仁爱之心,将天地万物视作同自己紧密相连的存在,从而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
人类是宇宙的精灵,他缩影着宇宙,代表着宇宙,并感觉着宇宙。
《西升经》云:“天地与人物,本皆道之源。”
人与宇宙无限交融。
太极图是道家最重要的崇拜图腾,也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展变化的理论图示。
太极图既表示了太阳和月亮运动的阴阳消长关系,同时也包含有宇宙的起源和时间及空间的无限。
太极既是至大宏观世界的缩影,也是至小微观世界的全息。
南宋的朱熹曰:“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天体是个大太极,人体是个小天体,而在人体各部位的组织中同样存在无数个小太极。
《太极道诀》云:“物物各具一太极。”
太极是宇宙的法则,也是世间一切事物的展规律。
天人合一者有三,一曰物天合一,与生俱来,至死方休。
二曰己天合一,得人道,明明德,知知善,性归真,知己欲,知己需,知己能,知己命,立而行之,人己合一也。
三曰圣天合一,得天道,天地人和,合融一体。
通万物之道,取万物之用,和谐相衡,福泽天下。
随心所驭,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无为而无以为,无为而无不为。
为天下立德,为天下立功,为天下立言,天人合一也。
天人合一,也可以说得很简单。
最后,插入一位粉丝的评价,做为总结:天人合一,即活到老学到老,乐山乐水,与所有人为善,回归自然,一切从简……
“天人合一”
的真正意思是告诉我们,“天”
本来就与“人”
是合一的,因为“人人心中本就有一个圣人”
,所以才有“心即道”
,在心上求道,这是向内求,才能求到万事万物的理。
而我们很多时候之所以感觉没有天人合一,感觉它是它,我是我,是因为被自己的私欲隔断了心,自然就见不到理。
所以才要克除私欲,做到无我。
人如果无法开悟,无法明心见性,看不到性,就是看不到真心,自然无法见到天地间的理,所以无法与天地同。
而只有圣人、佛陀这些开悟之人,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
但人人心中本就有一个圣人,人人心中皆有佛性,所以我们普通人做事,偶尔也有没有私欲的时候,就能符合圣人之道,所以偶尔也能做到天人合一。
但无法时刻做到,总感觉自己与万物有你我的分别,因为有一个我执的私欲存在,而圣人则是无私无我的,所以圣人是万物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