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政治!”
李毅安说道:
“它确实是会影响很多事情,但——如我们给他们一个不能拒绝的理由呢?”
“不能拒绝的理由?”
“对,就是像我之前说的——帮助他们建立一套基本的工业体系,对于那些立志实现国家富强的政客来说,他们会拒绝吗?”
李毅安,挥动着指间夹着的雪茄,说道:
“怎么说呢?咱们南洋的确是個装备工业大国,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咱们都能造。而且,咱们的装备工业技术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没有多少差距的,这并不是吹牛,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其实,这正是李毅安最得意的地方,南洋的工业发展路径和东大有点类似,东大就曾得到过苏联全方位帮助,一五计划期间,有3133名苏联专家在东大参与了156个援建项目,涵盖了东大工业的各个部门,他们从人才培养,装备建设,工业规范等等,正是在这种手把手的帮助下,东大才得已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工业体系。
而南洋呢?
靠的则是四万多德国、意大利以及日本专家学者以及从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拆回来的机器,再加上从美国引进的工业装备,建立起了一套工业体系,与唐山的几千名苏联专家不同,南洋的这些智力人才,最后基本上都留在了南洋,他们早就成为了南洋的一分子。
除了这些专家以及工程师之外,南洋甚至还从德国、意大利、法国以及日本引进了大量的熟练工人,也正是得益于此,南洋实际上等于“转移”了德国工业体系,至少其工业体系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