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大学以及多家企业一起合作,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而眼前的这个巨型实验装置,就是他们历时5年的研究成果。
从简单的基础理论和模型草图到现在的实体,前后历时5年的时间。
“如果我们成功的话,那么核聚变就会成人们的终极能源。它就可以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它发电的过程中是不需要向外界排放二氧化碳的。而且不受季节温度气候等的影响。”
作为核物理学家的梁振华,在看着眼前的这个体积庞大的核聚变装置时,他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甚至因为过于激动以至于就连同声音都变得有些颤抖。
“它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无限的能源,而且它还将会彻底改变我们太空航行,有了可控核聚变技术,我们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能够从地球飞到火星,甚至遥远的外太空。”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发生了似的甚至嘴角不由自主的上扬着。好像现在,他们已经取得了成功。
“想一想就让人觉得有些激动,简直就像科幻一样。”
看着他那副激动的模样,李颂杰却笑着说道。
“没有你想的那么远,我只想着如果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话,至少在我们的煤炭耗尽之前,我们就能够获得一种清洁且安全的能源。”
这正是李颂杰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相比于很多人他更加现实,他的现实在于——这些研究他都能够看到其现实意义。
可控核聚变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或许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是对于sea而言却关系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