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运输十八吨各种物资,而这些物资的运输,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对中国的援助。
““驼峰航线”80%的运力都用来运送轰炸日本的物资,而援助中国的物资则被减少到最少……”
美国人为会什么要花费如此高昂的成本轰炸日本?
表面上的原因是为了报复,可实际上是为了给罗斯福的选举造势——罗斯福需要用对日本本土的轰炸,向美国人证明,他在不遗余力的打击日本!
而是谁承受这一切代价呢?
日本没有付出代价,是中国——修建成都机场挤占了中国本就接近枯竭的军费,挤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运输物资优先保证轰炸,又导致援华军火运输不足,
总之一句话,对于美国人来说,“玛达霍恩计划”差不多就是做秀,而做秀的代价,却是由中国来承担的。
“这一次,可不能让你们如愿了……”
嘴上这么自言自语着,李毅安又一次将视线投向了广阔的太平洋,相比于成都,从太平洋轰炸日本,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要等到45年才行啊……”
盯着地图上的马里亚纳群岛,直到45年美军占领马里亚纳群岛后,轰炸日本本上的B-29才拥有了更为适宜的前进基地,在此之前,成都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只不过,这个选择……先天不足啊!
站在地图前,李毅安用一条线以东京为半径,划了一個圆,然后……
问题又回到了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