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复合装甲以及滑膛炮了,其实南洋研制复合装甲是有技术基础的,毕竟,早在二战期间,李毅安就用氧化铝陶瓷制成了防弹插板,到了南洋之后,氧化铝陶瓷得到了进一步研究,只在愿意,完全可以以氧化铝陶瓷为基础研制复合装甲。至于滑膛炮就有些困难了,不过只要投入时间和资金,就肯定不是问题。
“怎么样,你觉得的这种坦克,符合军方的需要吗?”
“如果不去设计,不去制造的话,那么永远都不会有经验。”
但是从国防部到参谋部大多数军官又有传统的大陆思维,“兵力不足”就了所有人的共识。
“是的,阁下,从战地报告来看,印度30%的伤亡来自雷雨火箭炮,一旦其大部队暴露,就很容易遭受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参谋部认为,它可以弥补我军兵力上的不足。”
“如果能造得出来的话,绝对符合军方需求,问题是,这么完美的坦克,能设计得出来嘛!而且即便是设计了出来,咱们也没有这方面的生产经验啊!”
增强海上力量,并不仅仅是为了履行在华盛顿的承诺,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将来美方提出更多的协防要求,比如向热点地区派军。
当然还有更为先进的火控系统。毕竟后世坦克最让李毅安印象深刻的就是包括坦克火炮稳定器在内在的火控系统,特别是后世视频里那些在行驶的坦克炮口上摆放一个酒杯,无论坦克车身怎样颠簸,炮口上的酒杯都能稳定地保持不动,甚至就连酒也不洒一滴,实在是给了他深深的震撼。
说着说着,李毅安脑海中浮现出了大名鼎鼎的“五对轮”,现在俄国人应该已经造出了“五对轮”了吧。心里这么想着,李毅安几乎是下意识的把指标一个劲的往“五对轮”上靠。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