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当然是有成果的,李毅安早就制定出来了一个核战争的计划,不仅涉及到南洋的整体防御,甚至就连同自身安全都考虑到了。
就像大明宫地下直通的“末日堡垒”本身就是为了应对核战争的,几百米厚的花岗岩足以抵挡任何核弹的攻击。
只不过没有什么人喜欢做“地堡男孩”罢了,看着有些凝重的会议室,李毅安开口打趣道:
“也许没有这么严重,是不是国仁?”
“当然了,阁下。”
李国仁的回应道,
“我认为这只是最坏预测的方案。并不一定真的会发生。我还是相当乐观的,也许最后的结果是美苏两国各退一步,把架在对方周边的导弹发射架挪走,这也是最好的结果。”
刚刚从莫斯科回来的李国仁,又特意强调道:
“我刚访问过苏联,我可以肯定,他们并不想打仗!”
“但是我们总要做计划嘛,总是要考虑最为恶劣的情况,省的到时候手忙脚乱不是吗?”
这话出口,整个会议的气氛就为之一轻,刚刚的讨论的大部分内容都过于沉重了,哪怕是他们大都经历过战争,可也正因如此,才深知战争的残酷。
而且这种战场不同于以往的战争!
过去的两次大战不管如何残酷,归根究底就是需要政客鼓动,富人出钱,穷人上前线填线,对于有权有势的人来说,战争虽然是危险的,但也没有这么大,可核战争就完全不同了,核弹面前人人平等,穷人的普通人的命不是命,可是富人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