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0 李守贞南柯一梦(1 / 7)

隋唐王朝 洪刘华 3322 字 1天前

    却说王景崇不听调遣,这时又冒出一个叛臣,竟勾通永兴、凤翔两镇谋据中原。

    这人为谁?就是河中节度使李守贞。

    李守贞本是后晋将领,后晋灭亡后,他一度反复,最终投靠了新建立的后汉政权,被任命为河中节度使。

    五代时期藩镇试图走向“九五之尊”,屡仆屡起、屡起屡仆的抽风式间歇发作十分滑稽。不过,这样的滑稽在当事人那里,却似乎是一个严肃的大事,如果论战功,尤其是在抵御契丹广面的战功,李守贞确实有当仁不让之功,算得上是一位抗击契丹的英雄。

    李守贞与杜重威为故交,重威被诛死,他未免兔死狐悲。李守贞认为自己在后晋时就曾为上将,有战功、好施舍、得士卒心,也是一个兵强马壮的人物,而且后汉新造,天子年少,朝廷大臣多数也是“年轻人”,没有几个老人,不若乘时图变,或可转祸为福,遂潜纳亡命,暗养死士,治城堑,缮甲兵,昼夜不息。

    有一个河南名叫赵修己,史称此人“素善术数”。李守贞守滑州时,赵修己做司户参军,管理户籍民政。他一直跟着李守贞到河中。此人读圣贤书,对天道、天命等有着不俗的思考。他看出李守贞的勃勃野心,于是很诚恳地劝谏道:“天时、天命都不对,公不要轻举妄动!”

    他前后恳切劝谏多次,但李守贞听不进去。于是赵修己“称疾归乡里”,自称有病,不陪他继续沉沦了。

    忽有游僧总伦入谒守贞,托言望气前来,称守贞为**。守贞大喜,尊为国师,日思发难。一日召集将佐置酒大会,畅饮了好几杯,起座取弓。遥指一虎舐掌图,顾语将佐道:“我将来若得大福,当射中虎舌。”

    说着,即张弓搭箭向图射去,飕的一声,好似箭镞生眼,不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