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知远道:“匡赞父子本吾故交,不幸陷虏。我何忍害他呢?汝可返报匡赞,不必多疑,尽可来朝!”
李恕拜谢而去。
嗣得侯益表章,也与匡赞一般,谢罪请朝。
刚好遇上回鹘人进贡,高祖派王景崇率兵迎接回鹘人。
景崇准备出发时,高祖已经生病了,招他进入卧室密谕道:“赵匡赞、侯益俱来请朝,不知他有无诡计,汝率兵西去,当密观动静!他若真心入朝,不必过问;倘或迁延观望,汝可便宜从事!”
景崇到凤翔后,侯益开门迎入,与景崇谈入朝事,语带支吾。景崇未免动疑,即派军分守诸门。
蓦然间接到朝旨,御驾升遐,皇次子承祐即皇帝位,不由的踌躇起来。不知道如何处置侯益。或劝景崇杀之,景崇叹道:“先帝原许我便宜行事,但谕出机密,嗣皇帝或未闻知,我若杀益,转近专擅。待我密奏朝廷后再作计较。”
主见已定,便草疏奏请,疏未缮发,那侯益已离凤翔,星夜入都去了。景崇不禁大悔,甚至自诟不休。
侯益一入都门,便诣阙求见。承祐问他何故引入蜀军?侯益从容答道:“蜀兵屡寇西陲,臣欲诱他入境为聚歼计。”
承祐冷笑一声,令益退出【似乎有些见识】。侯益见嗣主形态,倒也自危,幸喜家资富厚,好仗那黄白物运动相臣。金银人人喜欢,宰相以下得了他的好处,哪有不替他说项。你吹嘘,我称扬,承祐年未弱冠,只道是前日错疑,即授侯益为开封尹兼中书令。
侯益身经百战九死一生,但《五代史》对他评价并不高,认为他是墙头草,缺乏忠君精神。这评价令人失望!试想在皇帝变动如旋转木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