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我活,血流成河。
最好结局还是两败俱伤、双双衰落,然后高卢人坐收渔翁之利。
毕竟全欧罗巴都知道,高卢人和布列塔尼亚人之间有着金石般的‘百年友谊’。
而萨克森人,又在几十年前夺走了阿尔萨斯、洛林,以及他们在地中海的出海口。
这些问题,高卢共和国的统治阶层又何尝不知道的?
但理智告诉他们,这场战争绝对不能发生在自家的家门口。
伊比利亚半岛紧邻高卢,一旦战火失控,蔓延到比利牛斯山以北,那乐子可就大了。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高卢人也一直对阿拉贡王国那条新发现的辉晶矿脉垂涎三尺.
如果不是海外殖民地一直牵扯了大量精力,高卢人早就要介入阿拉贡王国的争端了。
这条矿脉,无论最终落入布列塔尼亚人还是萨克森人手中,对于高卢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所以最好的结果,就是让阿拉贡王国维持内战正式爆发前的对峙现状。
然后让己方找机会介入,接下来可以是三方共同开发,当然最好是能扶持一个亲高卢的势力上台.
在这种复杂的动机驱使下,高卢外交部拿出了十二分的热情,扮演起了‘欧罗巴和平使者’的角色。
第二天上午,巴黎的天空有些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