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论是北地还是中原,局势都是诡谲莫测,已然到了最紧要的关头。
眼下有几件大事,还需与你商议一番。”
登临隐隐感觉,龙靖这番话,竟似在交待后事一般。
他立刻坐直身体,神色庄重地说道:“请靖叔明示,若有用得到晚辈的地方,晚辈必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其实,登临心里明白,龙靖身为堂堂节度使,之所以放下身段与自己刻意交好,无非是为了接下来要商议的事情。
他更清楚,自己既是龙清钧的老师,又与龙瑶生了脱友谊的关系,如今已和龙家站在了一条船上。
此时此刻,不支持自家老丈人,还能支持谁呢?
龙靖微微沉吟后说道:“目前北地三家,姚家已然衰败,他家的将军们都效忠于你,这对我们而言,是件好事。
我会让瑶儿协助你,尽快将姚家的势力与资源整合收纳。
至于史家,上下皆是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的主儿。
据我所知,他家与中原的摩那教来往密切,你务必心里有数。”
“阿不迟大败而归,回到匈奴皇廷后,因损兵折将,以匈奴左王为的政敌必定会对他起攻击,而匈奴皇帝也已对他心生猜忌。
如此一来,匈奴内部怕是要乱上一段时间了。
政界的争斗,往往是暗流涌动,于无声听惊雷,并不比指挥大军团作战轻松。
阿不迟在应对时只要稍有差错,轻则会遭受牢狱之灾,重则可能会导致全族覆灭。
不管匈奴人内斗的最终结果怎样,对我们来说都是好事,这样咱们北边防线的压力便能减轻一些。”
登临心中再次对龙靖竖起大拇指,这位看似不管事的节度使,竟对匈奴内部的派系纷争了解得如此透彻,而且对阿不迟的处境及可能出现的结局,都作出了相当精准的预判。
龙靖说了这许多话,似乎有些疲惫,他轻轻揉着太阳穴,继续说道:“近日,皇帝陛下的使者来到燕京,带来了圣旨,说是中京即将被异族大军兵临城下,要求我家派兵勤王。
姚家暂且不提,史家想必也会收到同样的旨意。”
登临问道:“靖叔,您打算怎么做?”
龙靖神色凝重地说道:“我龙家世代受历代先皇恩泽,如今国难当头,身为臣子,自然要出兵勤王。”
登临心里明白,龙家刚刚经历大战,元气大伤,急需休养生息。
以龙家目前的实力,还要兼顾领地的防御,能够派出的援军数量必然有限。
而中原如今已然乱成一团,不仅有强大的五胡大军,还有各地的叛军与起义军。
龙家的军队若孤军深入中原,必然面临重重危险。
既然老丈人已经表明态度,还有什么可说的。
登临当即表态:“我愿率军南下中原。”
没想到,龙靖却摇了摇头,说道:“此次赴援,我打算亲自率军前往,你还有更为重要的任务。”
“靖叔,您的身体……”
登临满脸担忧地说道。
龙靖微微一笑,说道:“我这把老骨头,还没到腐朽不堪的地步,打几场仗还是应付得来的。
况且,中原动乱,我家却一直偏安北地,早已有不少人在背后戳我脊梁骨了。
所以,到了该我们尽忠的时候了。”
登临留意到,龙靖提到“我们”
,于是问道:“除了您,还有其他人一同前往吗?”
龙靖说道:“其他地方的节度使我不太清楚,不过我已函,要求史东阳与我一同前去。”
史东阳,便是北地三家中史家的节度使。
龙靖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接着说道:“我亲自修书,量那史东阳老匹夫不敢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