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每次尝试都被装置自动修复。
与此同时,在现实层面,云逸和青阳面临虚无守护者的攻击。这些不是生物,而是概念性的空洞——否定之影、绝望之形、冷漠之体。它们的攻击方式不是物理伤害,而是直接侵蚀存在的意义。
“我...为什么而战?”青阳一度陷入存在性怀疑,拳头无力垂下。
云逸用数据流编织出记忆和情感的锚点:“为我们守护的一切!为每一个微笑,每一次探索,每一份爱!”
现实层面的激战影响着概念层面的操作。萧追发现,每当同伴们击退一个虚无守护者,装置就会出现短暂的波动。
“我需要你们的配合!”他向现实层面发送信息,“制造足够强烈的存在肯定,我能利用它打破循环!”
云逸和青阳改变策略,不再单纯防御,而是主动展示存在的丰富多彩。青阳打出蕴含所有战斗激情的一拳,云逸编织出包含无限可能的数据网络。
在概念层面,萧追和紫萱抓住机会,将这股存在之力注入确定性装置。悖论缺口终于打开,但出人意料的是,缺口内不是机械结构,而是一个被困的意识。
“装置的创造者!”紫萱认出那个意识的结构,“他没有控制装置,而是被装置吸收了!”
原来,绝对确定性装置的创造者在启动它时,自己首先成为了其牺牲品。他的意识被困在装置核心,成为无限循环的一部分。
救援这个意识成为新的挑战。强行提取会导致意识结构崩溃,置之不理则装置会逐渐自我修复。
关键时刻,源识提供了解决方案:“用可能性编织一个逃生通道。他不是需要被拉出,而是需要被提醒还有其他选择。”
萧追和紫萱联手,在确定性循环周围创造出无数可能性分支。就像给一个困在迷宫的人展示出口地图,而不是强行拖拽。
渐渐地,那个被困意识开始注意到循环外的可能性。它开始探索,尝试,最终选择了其中一个分支。
随着创造者意识的逃离,绝对确定性装置开始解体。但不是爆炸性的崩溃,而是柔和的转化,从绝对确定变为充满可能性的流动状态。
最初宇宙的核心重新活跃起来,存在之树的根部焕发新生。虚无吞噬停止,被侵蚀的区域开始自我修复。
然而,就在众人庆祝胜利时,源识发出警告:“平衡恢复了,但代价很大。最初宇宙的自我修复需要消耗大量可能性资源。这意味着,许多衍生宇宙将...从未存在。”
图像显示,存在之树的某些枝干开始消失,如同被抹去的素描。那些枝干对应的多元宇宙海,连同其中的所有文明和生命,都将化为乌有。
“不能这样!”萧追反对,“每个存在都有价值!”
源识悲哀地回应:“这是数学必然。资源有限,必须有所取舍。”
星海同盟面临道德困境:拯救最初宇宙意味着牺牲无数衍生宇宙;保全所有存在则可能导致全面崩溃。
就在僵持之际,萧追提出了第三个方案:“如果资源有限,我们是否可以...创造新的资源?”
源识否定:“可能性资源是固定的。就像数字,你可以重新排列,但不能增加总量。”
但云逸有了不同发现:“看这里!虚无吞噬留下的区域不是真正的空无,而是...未定义的潜力!”
确实,那些被虚无侵蚀的区域并非完全消失,而是变成了中性的“存在原料”。就像白纸,虽然空白,但蕴含着绘画的可能。
“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区域转化为新的可能性...”紫萱眼中闪过希望。
计划再次调整。星海同盟不再简单修复最初宇宙,而是进行创造性重建。他们将虚无区域重新编织,不是恢复原状,而是改造成新的存在形式。
这个过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