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凤翎裘(3 / 4)

清秋醉 思夏言 2518 字 7天前

着。

爱妃,你这份礼物可了不得,堪堪送到母后心坎里去了。”

容妃急忙推辞道:“这陛下可就夸错人了,臣妾只是借花献佛,借着南唐这份大礼博得母后欢心才是。”

梁成帝笑意更甚,说道:“不对,你没有这样的心思。

衍儿何在?”

齐王恭敬道:“儿臣在。”

梁成帝道:“让你的母妃出人出力,这一定是你的主意吧?”

齐王顺势笑着道:“儿臣不敢,只是见母妃技痒难耐,便借由这个机会给她一展所长。”

容妃笑着嗔怪道:“这孩子,哪有这么打趣自己母妃,教这么多人都看笑话。”

梁成帝握着她的手道:“齐王做得对,甚合朕意,该赏!”

万贵妃甚至都没有资格坐在高台之上,此时昂着头笑道:“妹妹舞姿倾城,竟半分不减当年。

容妃实在不必过谦,这样的身段与功架,实在是无人能比。

莫说是放眼整个大梁,便是放眼天下,要再寻出一人能够衬得上这件凤翎裘,恐怕难于登天。”

容妃垂道:“万贵妃言重了,臣妾只是勉为其难地抛砖引玉。

这样的珍品,也唯有母后的尊荣才能享用。”

万贵妃这才意识到言辞有失,急忙请罪道:“臣妾口无遮拦,请母后恕罪。”

高太后笑着摆摆手,囫囵个便揭了过去。

而梁成帝此时也并没有将心思放在其他地方,反倒召来汪直附耳安排了几句。

万贵妃只得颇为尴尬地退回去,端起杯盏半饮,顺道稍微遮住神情,以缓释方才不合时宜的进言。

而这些看在彻王眼里,更是成了要伺机为自己柔善母妃鸣不平的缘由。

梁成帝的心思自然不在这里,这边吩咐完汪直,那边宫人已经非常识时务地将旨意拟好,随时准备传递到凌飞宇面前。

南唐既非边陲小国,也不是大梁的附庸属国,无论是国土禀赋、贸易通达还是国力强盛,都可与大梁分庭抗礼。

故而,大梁对待南唐过于亲厚则有恭维之嫌,过于冷淡则有疏远之意,尽皆需要把持一个尺度。

同理使然,南唐与大梁最好的关系是不亲不疏,互相合作却又各有国体。

眼下南唐送给高太后的厚礼,一方面远国礼应有的点到即止,另一方面虽则耗费的人力物力无数,却只能显现出南唐在工商丝织这些本就强势领域的卓越之处。

南唐是重礼兴乐之邦,更显示出原本武力薄弱的劣势。

这一点,却是梁成帝最为看重,也是真正欣悦之处。

他要的就是现在这样一个富甲天下,却不足以构成威胁的邻邦。

近可通商贸,远可合力抵御北凉。

况且,夏高帝其人讲究“无为而治”

,他的政治理念与治世之道从不在梁成帝的眼中。

何况夏高帝身体日益衰落,南唐皇室子嗣凋零,未来立储之际怕是免不得祸起萧墙,自顾不暇。

梁成帝显然想要与这个再理想不过的邻居长长久久地亲善下去,只是明面上也不过是循例对南唐国君加以亲和地问候。

毕竟在座皆是大梁朝臣,众目睽睽之下梁成帝对待南唐的态度不便过于伸张。

故此汪直奉旨而来,虽没有刻意避开旁人,但也还是用尽可能不出众的声音宣旨。

凌飞宇一一应下,说了句“有劳汪内寺”

以作谢意。

邻桌的燕云易与沈亦清离得最近,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个虽心下好奇但也不是爱问长问短之人,故此也就作为小插曲揭了过去。

凌飞宇却面露若有所思的神情,许久才回复过来:联姻?怎么联,和谁联?

他下意识地扫视了一圈,饶是慧眼如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