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豪强贡献的粮食,才填平了这个窟窿。
汉军终究不可能无限期的养着这些百姓,刘淮趁着大军围城期间,干脆从后方调来官吏,配合着军中军法官、参谋军事,组织百姓展开了民屯,趁着还在六月上旬,补种萝卜、芜菁、苜蓿等庄稼。
在这个过程中,丈田、度田、分田就成了理所当然事情了。
山东群牧司制置使萧琦亲自带着五百匹马来到河北之时,见到的就是这么一副热火朝天的场面。
“出力气,保生产。”
“忍一夏汗水,换一冬饱暖。”
“生产自救,利己利民。”
“缴足官家税,留够来年种,其余皆自取。”
萧琦看着路过村子土围子上的白色大字,有些惊讶:“这些都是谁写的?”
前来迎接萧琦的乃是一名唤作时旺的年轻参谋军事。他是卫学扫盲班出身的高材生,也经历过实战,立过功劳,此时正在大军中枢勘磨,倒也算是前途远大。
时旺扫了一眼笑了笑:“是都统郎君起草,各个民屯长写的,无论是村集市镇,都有类似的口号。前几日,我也用扫帚蘸着石灰写了许多。”
萧琦看了看面前的年轻人,随后抚着花白的胡须笑道:“河北百姓又有多少识字呢?就算将这番口号写的到处都是,又有多少人知晓呢?”
时旺正色说道:“萧制置这番话差矣。河北百姓识字之人再少,也终究是有的。而且就算百姓之前一字不识,通过这些口号,让他们认识这几个字,那也是赚的。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