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村里要来大领导(3 / 4)

sp;  只是如今在中枢,关于李家台子模式的集体企业,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再加上恢复工作以后,面临的问题千头万绪。

    老人也需要理清思路,为国家接下来如何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摸索出一个大致的方向。

    这才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作先同志,你来说一说,这个李家台子的集体企业,到底是姓社,还是打着集体的旗号,挂羊头,卖狗肉的资呢?”

    这话如果是别人来问,王作先心里早就开始拉警报了。

    但如果是这位老人,他并不担心。

    因为就在不久之前,在中枢的一次会议上,老人还曾面对质疑的声音,为李家台子发声。

    “领导,让我现在就下定论的话,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事物永远是在不停发展的,今天姓社,未来姓什么,谁也说不准,但是,我觉得,全民参与,集体领导,按投入分配,产出除了改善自身生活,还用于家乡建设,与我党的政策并没有背离的地方。”

    老人闻言并没有做出评判,只是笑着说了句:“滑头!”

    车队一路向前,很快就到了长甸河桥。

    “听说这座桥,也是李家台子的社员们集资架起来的?”

    “是,用的就是电风扇厂的收益。”

    老人闻言,笑得更加开怀了。

    经过长甸河桥,再往前就是李家台子的地界了。

    道路右侧是绿油油的稻浪,左侧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苇海。

    离村口再近些,便能看到路旁矗立着的两座厂房。

    “首长,咱们是先进村,还是……”

    “先去厂里看一看。”

    司机径直将车开到了车间门口。

    已经得到了消息的天生,听到外面传来的响动,一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哥,你别坑我啊,我……真不行啊!

    按照李天明的主意,村里一切照旧,绝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今天会有中枢的首长要来。

    平日里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李天明此刻正在地里上工,厂里只有天生和张丽梅知道,今天会有了不得的大人物要来。

    很快,在海城市革委一行人的陪同下,老人走进了车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