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谁能不眼红(3 / 4)

p;  “您说!”

    李天明知道,李学庆肯定还有话说。

    “我是这么想的,郝老三家的孩子多,日子过得艰难,往后要是再揽工,是不是能带着他去。”

    这个面子可以给。

    “行,听您的!”

    见李天明答应得这么痛快,李学庆也就踏实了。

    “这个说完了,您现在能说正事了吧?”

    会议室里虽然生着煤球炉子,可还是冷得要命,李天明只待了一会儿,就感觉坐不住了。

    “还能有啥事,不就是那笔钱嘛!”

    现在卖鱼的那笔钱,已经成了李学庆幸福的烦恼。

    上次丁满意来过一趟之后,这件事看似不了了之了,可前些日子,李学庆去县里开会,那个姓胡的县革委主任,话里话外的都在点这件事。

    一会儿说个人要服从集体,一会儿又说干革命要从大局出发,最后还翻来覆去地哭穷,说县里财政困难。

    现如今整个永河县,差不多所有人都知道了,李家台子往海城市的钢铁厂卖鱼,发了大财。

    别人都还在为了社员的口粮发愁,李家台子不但保证了社员的基本口粮,甚至还能发下来一笔活钱。

    这是要提前实现社会主义啦?

    历来只要涉及到利益的问题,总迈不过去一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

    要穷大家一起穷,要忍饥挨饿大家也得一起扛着。

    当年闹灾的时候,李家台子就仗着依山傍水,村里人团结,愣是把好处都给占了。

    几年下来,连一个饿死的都没有。

    现在更过分了,县里的财政都吃紧,李家台子的账上居然躺着好几万块钱。

    谁能不眼红?

    都盼着县里出面,让李家台子把卖鱼的钱拿出来,补贴给那些贫困村。

    还有几个同样挨着苇海的,还在会上提出,苇海属于县里的共有财产,只要和苇海搭界的都应该有份。

    “扯特奶奶的哨子,有他们的份,倒是把地契拿出来看看,现在一个个的都盯着咱们,就盼着咱们顶不住县里的压力,把这笔钱交出去,就算不能平分,也得充公。”

    李学庆越说越气。

    都什么人啊!

    见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