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学生面对先生考教,答不出题的样子。
大和尚的窘境立马引来众人的窥探,就连一旁那修炼了闭口禅的和尚,此刻也是眉头紧锁,不知在想些什么。
离得近一些的和尚此刻也早已不再念经,纷纷小声议论了起来。
此刻,那位如肉山的胖头尊者冷哼一句,道:“须知禅门一炷香,妄念起时罪业长,尔等此时都在这里嘀嘀咕咕些什么!
是想尝尝洒家的禅棍否?”
大和尚神情尴尬,这骚乱说白了是因为自己学艺不精引起来的,此刻干脆直接拽着杨云天的衣袖,穿越众人,来到那青年和尚身旁,惭愧的道: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弟子愚钝,虽居住持之位,却未能参透佛法真谛,实在有负师门栽培,更损我佛门威仪。
恳请师叔以戒律责罚,令弟子知过悔改;更望师叔慈悲开示,为此迷途之人指点迷津,助其早脱无明。
(合掌躬身)弟子惭愧,愿领责罚”
此时那青年和尚并未再理会杨云天,而是看向面色凝重的空回大和尚,道:
“一切烦恼,皆因执着。
汝今困于疑问,反复思量,恰似春蚕作茧,自缚其中。
殊不知,真如本性,不落言诠,强求答案,反失本心。
昔有人问曰:‘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贫僧回曰:‘我在青州做一领布衫重七斤。
’此非戏言,正是截断妄念,令其自悟。
切记,放下思量,歇即菩提。”
青年和尚的话令这大和尚茅塞顿悟,此刻再次看去,这大和尚不但不再为方才的事情忧愁,其修为甚至更加精进了一丝。
众和尚一齐道“阿弥陀佛”
,整个和尚团队都弥漫着一股佛门的梵音。
此刻,这青年和尚才转过头来看向杨云天,笑曰:“施主方才所问为何?”
杨云天只好再重复一遍,道:“若一切法空,何来因果业报?”
就听和尚答曰:“正因诸法缘起性空,方有因果如幻显现。
若实有自性,则因果僵死。”
(----因为空,所以能变;如果实,反而死板。
)
杨云天却再次张口询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杨云天此刻的感觉如同被夺舍了一般,自己就像是一位局外人,看着“自己”
与青年和尚辩经,这句话根本就不是自己要问的,但自己无法控制自己,就这么偏偏问了出来!
不过,此刻杨云天倒是冷静了下来,自己如同一位旁观者,看着两人对话,同时这个问题也在自己脑海中萦绕。
“已经明心见性的修行者,还会被因果业力束缚吗?这句话有陷阱啊,不论对方说落还是不落,都不对。
若答“落因果”
,则会否定修行功德,而若答“不落因果”
,则拨无因果--即否定因果法则的存在。”
只见那和尚思索数息,回答道:“不昧因果。”
旁观者的杨云天内心瞬间叫了声好,承认因果而越因果。
“杨云天”
又问道:“菩萨跟佛的区别?”
对方答曰:“一个开悟一个彻悟!”
“杨云天”
继续问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狗有无佛性?”
“无”
众和尚神情一愣,但此刻场面异常精彩,众人屏息凝神,看两人不断对话。
“杨云天”
不断开口询问,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而那青年和尚,起初还需要考虑片刻,此时只见其脱口而出,完全不需要思量。
众和尚此刻根本来不及思索其中之味,只是像背书一般,将这问题与答案记在脑中,只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