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想出个法子。
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可皇帝却无心欣赏。
他想到皇浦云在困境中不离不弃,鞍前马后地操劳,为自己打通各方关节,才让自己有了今日的局面。
越想,皇帝心中越是愧疚,觉得自己实在不该让恩人寒心。
突然,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他想到,这天下都是自己的,虽眼下没钱没物,但可以赐予皇浦云一些特殊的荣耀和特权。
皇浦云身姿挺拔,站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面对高高在上的皇帝,神情坦然。
他微微躬身,声音清朗而坚定:“陛下,臣此次再度出山,绝非为了那功名利禄。”
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地看着他,并未言语。
皇浦云接着说道:“天下百姓,乃国之根本。
如今仍有诸多民生疾苦,臣心中不忍。
若能凭借臣的微薄之力,为百姓改善一二,臣便心满意足。”
他抬起头,眼中满是真诚与担当。
“若不能为百姓谋福祉,那臣宁愿回归山林,继续做那逍遥自在的宗主,每日与清风明月为伴,倒也落得清闲。
但臣实难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而袖手旁观。”
皇浦云语气诚恳,字字自肺腑。
皇帝听完,缓缓站起身来,走下龙椅,走到皇浦云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朕信你。
有你这般心系百姓之人相助,乃我朝之幸。
朕愿与你一同为天下百姓谋太平。”
皇浦云嘴角泛起一丝微笑,郑重地行了一礼:“谢陛下信任,臣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与天下百姓所托。”
说罢,他挺直了脊梁,仿佛已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决心为百姓的安稳生活而奋斗。
皇浦云身姿挺拔,气宇轩昂地立于金銮殿之上,目光坚定地望着高坐龙椅的皇帝。
他拱手作揖,声如洪钟般说道:“陛下,臣已深思熟虑,下一步计划便是收复博州。
博州如今被逆贼割据,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若能将其收复,不仅能解百姓倒悬之苦,更可彰显我朝威严。”
皇帝微微颔,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许:“爱卿有此壮志,朕心甚慰。
只是博州之事,不可小觑,需谨慎行事。”
皇浦云朗声道:“陛下放心,臣已做好周全准备。
只是还望陛下能下一纸讨伐圣喻,如此一来,师出有名,定能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割据诸侯有所忌惮。”
皇帝思索片刻,随即唤来太监,取来笔墨纸砚,亲自挥毫写下讨伐圣谕。
写完后,皇帝将圣旨递给皇浦云,郑重道:“朕就将此事全权交予爱卿,望你早日收复博州,为我朝开疆拓土。”
皇浦云双手接过圣旨,单膝跪地,激动道:“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待收复博州之日,定将捷报第一时间传回京城,以慰陛下圣心。”
言罢,他起身,怀揣着圣旨,带着满腔的豪情壮志,大步迈出了金銮殿,为收复博州之战做最后的准备。
得到皇甫云全力支持的皇帝,脸上瞬间焕出别样光彩,一扫在钧州时的颓废之态。
他眼神中重燃自信与威严的光芒,挺直了一直略显佝偻的脊背,仿佛身上的压力都减轻了许多。
皇帝第一时间便传下旨意,让京师各部恢复起正常的运转。
朝堂之上,他端坐在龙椅之上,声音洪亮而沉稳:“各部各司其职,即刻恢复往日的勤勉,莫要再荒废时日。”
大臣们纷纷领命,看着皇帝如此振作,心中也燃起了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日子里,皇帝时常与皇甫云商议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