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关键时刻,他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随着兵力的集结,州府的气氛变得紧张而肃穆。
士兵们整齐列队,装备精良,严阵以待。
他们知道,这场战斗将决定着钧州的命运和百姓的安宁。
钧州这一系列的动作,很快被辽州,还有浔州,巴州这些州的探子把消息传回他们的州牧或者将军那里去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自己都还没有准备好,而钧州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看到这一封封密信,他们瞬间感到压力巨大。
特别是辽州,一个一千多的人的骑兵军队都搞得他们焦头烂额。
如果钧州的大军开过来,那真够自己喝一壶的。
辽州将军联系了很多州的州牧,个个都持观望态度,都不愿意出兵和他组成联军,对钧州起进攻。
佰州费州牧得到钧州本土已经在集结军队了,他也是十分的开心,现在的佰州几乎什么都依靠钧州供应。
比如说盐,粮食,就连武器也是钧州提供的。
“高副将,我们选一个日子去一下钧州吧!
我们需要走动走动了。”
云州蒋将军对自己的副将说道。
“是啊!
不过王大将军还让我们多注意辽州那边,如果有动静,就让我们支援在佰州的骑兵。”
高副将回答。
“这个嘛!
我把这个事情交给你去钧州,我留守。
再说那边的布政使高大人和你怎么说也是同姓。
你们几次都聊得挺好。
那你过去再去换一些武器和盐这些回来。”
“这个没有问题,那我什么时候出呢?”
“尽快吧!
你多准备一些牛羊,一并送过去。”
“好的!
我这就吩咐下去准备。
准备好我就出。”
云州这些年可是没少得钧州的好处,蒋将军到现在还在庆幸当年自己没有跟着韩将军一条道走到黑,要不然自己可能早就和韩将军一样,坟头草都已经换了好几茬了。
还有自己的云州早已经和岱州一样,早就成了钧州的囊中之物了。
所以蒋将军一直认为自己是明智的,才换来云州现在的安宁。
布政使高大人的布政使衙门此时灯火通明,人来人往,一片繁忙景象。
高大人坐在书房中,双眼布满血丝,却仍专注地翻阅着堆积如山的公文。
他的眉头紧蹙,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纸上写写画画,处理着州牧狗儿离开后留下的各种事务。
门外,士兵们匆忙地集结,盔甲碰撞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高大人站起身来,快步走到门口,与将领们商议着军事部署。
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眼神中透露出责任与担当。
在这个关键时刻,高大人肩负着巨大的压力,但他毫不退缩,毅然决然地承担起所有的责任。
他的身影在忙碌的人群中穿梭,为了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福祉,他付出着自己的全部精力。
钧州的街道上,一张征兵通告被贴在了显眼的位置。
人们纷纷围拢过来,目光聚集在这张布告上。
消息如野火般迅蔓延,很快传遍了各个镇路。
这是两年内的第二次征兵,如此频繁,实属破天荒。
小镇的平静被打破,年轻的男子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一些人兴奋地磨拳擦掌,渴望为钧州效力,追逐荣誉与梦想;另一些人则面露忧虑,担心离开家人和熟悉的生活。
在村庄中,父母们与儿子们进行着深谈,权衡着利弊。
家庭的责任和对钧州的忠诚在他们心中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