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郭少靖留下六千民团协助曹家军与贺剑周遇吉率领的京营镇守京城,自己带着亲卫赶回宻云。
同时驮回皇帝赏赐的五十万两银子,每人先五两银子高兴高兴,待他们成婚有家庭之后再三十两。
文化教师黄通领着一个年轻人过来,“大人!
这位曾是守卫喜峰口的俞总旗,前抗倭总兵俞大猷族孙,关破时孤身逃得性命,破关前曾听闻咱民团墙子岭大捷,受旗下老兵所托特来投奔,说要投身在郭大人麾下,杀虏报仇!”
接着又将俞总旗自己讲述当时清军攻关的情形说了一遍。
郭少靖点点头,过程确实符合当下明军的实际情况。
俞城望着眼前这位郭大人,大吃一惊!
这也太年轻了,看上去不过二十左右而已,却已立下惊天大功!
心中暗暗称奇,双手一抱拳,“俞城见过郭大人!
俞某愿在郭大人手下效力!”
“俞总兵的大名如雷贯耳,郭某亦十分敬佩!
俞壮士愿改投我民团,郭某自然欢迎!
只是于军法不合,除非改名换姓,在吴阿衡总督的名册上你俞城就是一个死人。
将来立了功,亦不能光宗耀祖。”
“属下无所谓,只要能杀建奴,其他什么也顾不得了!
愿听从大人吩咐!
改名为俞灭虏!”
“好!
自今日起俞灭虏兄弟就是咱民团一员,杀鞑子的事自然不会少,可以去问问民团兄弟,此次去高阳去济南,咱们又杀了多少鞑子!”
“哈哈!
俞大哥!
在高阳城和济南郊外,咱们又杀了好几千真奴!
还抓了三千多俘虏。
并且咱们密云民团一人不折!”
俞灭虏闻言差点雷倒,惊疑地看向郭大人。
郭少靖知道他想问什么,便开口说道:“撇开墙子岭路一战不计,后来直接或间接死于我民团的真奴大约也有七千左右,几支大军联合作战,谁杀多少真奴不好计数。
同时又俘虏了三千七百多真奴,全部用来交换了百姓。
为了使战报更真实一些,免得引起朝中大臣误会,只写了三百多真奴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