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射的蒙古人与女真人用弓箭反射。
这一段山谷有五六百米宽,郭少靖特意选的位置,可以容纳更多鞑虏军,就算是中间位置也在两侧绞线弩的有效射程之内。
前面那个伏击塔克鲁的山谷太小才横阔二三十步,容不下多少鞑虏军,两边山岭也过低不好作壕沟工程。
原以为清军会一拥而入,却不料分成三批进来,只好改变方案先消灭第一批,再暴击第二批,第三批倒也不指望会进来,进来也已在伏击圈之外。
按演习,第一轮箭雨射下已基本消灭最近处有威胁的鞑子,下一步便是五十步之外的鞑子。
踏张弩手立即上好弦,装上弩箭,瞄准五十步以外的目标射击,
“去死!”
弩手扣下悬刀,弩箭去势如电眨眼间已命中一个鞑子,坚硬的合金箭镞破甲而入深深扎进鞑子脏器,噗!
一口污血喷出,鞑子一头栽下马。
绞线弩手绞动金属手柄拉弦上机,迅装上弩箭,瞄准八十步以外的目标,
“要你的命!”
咻!
箭去似流星,一个披甲鞑子被轰得凌空飞起。
至于五十步以内还活着的人就由步弓骑弓收拾,现在民团中只有七千多人有能力拉开步弓,其余二万多人只能用骑弓。
弓手全都躲在壕沟之内,壕沟上盖着厚厚的树干树枝土豆蔓红薯藤蔓玉米秸秆,不怕清军抛射。
蹬掉那两段圆木后就成了一个尺余见方的射击孔,弩手以坐姿划船姿势上弦,弩弓架在射击孔上以步枪射姿击,精准度极高。
只是那些步弓骑弓射虽快但精度太低,误射中了不少马匹,毕竟下方马多人少。
郭少靖急忙打出绿蓝旗帜横平的旗号,让步弓骑弓停止射击。
民团需要大量马匹,箭头上也都是干干净净。
不像鞑子与明军,箭头都用粪水浸泡,中箭后大多会炎病死。
为了避免受伤,郭少靖前段时间命令民团在此段十多里长山谷两侧山坡上挖了不少壕沟,上下层叠五到八层,务必使第一波攻击便杀死鞑子大量有生力量。
并砍了无数树木盖在壕沟上,尽量做到不让一个人受伤。
现在看起来这些布置有些过分注重防护,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