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章 考试的那点事(2 / 10)

p;   御史发现了这个问题告诉了皇帝。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朝廷出了政策,当官的举人考进士可以考,但有了一个前提。

    前提是必须安心的在官位上踏踏实实的干三年。

    也就是放弃一次考试。

    本以为有了政策后会好点,结果更不好了。

    随着大明的一切步入正轨,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不断推进,举人越来越多。

    举人能当官,但是官职却是越来越低了。

    大明立国之初举人能当一个不错的官。

    那时大明需要人才,而且科举考试的题不难,要求不多。

    可随着大明不断的往前走,国力强盛,所需的官员越来越少时,可参加科举的人却越来越多。

    人多了,名额不变,题变难了不说,要求还多了。

    这群想进步的举人直接在衙门里上演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戏码。

    我就是想读书,谁也不能阻止我读书,我要当个大官为朝廷效力。

    朝廷没法,再次修改制度,改成了举人官员可以六年一考。

    也就是放弃两次机会,结果,为国效力的人更“努力”了!

    既然朝廷剥夺了考试的次数,那就从自身下手,机会少了,就往死里学。

    正统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