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投鼠忌器&丁原的提防(2 / 3)

着实力强大,数量也十分可观的军队来到他们面前的情况下,由不得他们不做出这样的决定。

    第二,因历史残留因素,相较于大汉帝国,南匈奴更加痛恨鲜卑。匈奴帝国的体制虽是被大汉帝国给打崩的,可人家是用一条又一条的人命,一刀一枪地花了上百年的时间,硬生生地拼出来的,而鲜卑那边呢?讲个难听一点儿的,都是偷来的!

    在匈奴【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观念影响下,会看不起鲜卑,并痛恨偷了他们的底蕴,然后倒打一耙,反过来侵略他们的鲜卑,可以说是相当正常的事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帮鲜卑挡枪,还不如站在大汉帝国这边,一起对鲜卑进行围殴。

    换言之,南匈奴之所以这么做,还是以其自身利益为考量。

    当大汉帝国在与鲜卑的战争中居于劣势,甚至与鲜卑拼了个两败俱伤,南匈奴不落井下石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别想指望南匈奴会出手帮助大汉帝国。

    从匈奴帝国的体制崩毁,南匈奴先后臣服于大汉帝国和檀石槐的行径,就能看出南匈奴是什么样的一个货色。

    所以,在与鲜卑交战之际,丁原并没有因为南匈奴成了他们的友军,就放松了他对南匈奴的戒备。

    西南战场的推进速度会比东南战场的推进速度来得慢,固然有丁原当时掌握的兵力相对较少的缘故,但又何尝没有丁原派重兵防备着南匈奴的关系?

    丁原会将吕布、张辽和高顺安置在这个地方,就是为了防止南匈奴那边突然倒戈所做的准备。

    吕布、张辽和高顺三人,能在鲜卑抵达城镇领地以前,先一步得到消息并做出准备,便与上述这些原因有关。

    且说,吕布和张辽领着近二十万名伐罪军士卒,朝着东方奔行了上百公里的距离以后,并没有直接对邻近的鲜卑八部军发动攻势,而是利用张辽自己预先做好的妙计锦囊施展伏兵计策,将其行踪给隐藏起来。

    不是吕布和张辽没有能力将其攻陷,而是为了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

    能用最小的代价来获取最大的战果,何必非得冒着被敌人反打一波的风险,去与敌人拼刺刀呢?

    【敌损一千自损八百】,这种近乎同归于烬的极端做法,更多是用在关键节点和战役,比如事关自身或敌人命脉的要点争夺,以及双方决定最后胜败的决战时刻等等。

    眼前的鲜卑八部军,还不够格让吕布和张辽为了胜负,冒着被反打一波,损兵折将的风险发动夜袭和强攻。

    此外,张辽与伐罪军士卒的状态,也是其中一大原因。

    虽然说,张辽在他们离城至潜伏起来的这段时间里面,施展出来的谋略和计策,都是凭借着他预先做好的军令令旗和妙计锦囊来施放的,消耗要比正常施放少很多。

    可问题是,即便张辽用上了军令令旗和妙计锦囊,将谋略和计策的消耗降到最低,将谋略和计策的效果覆盖所有伐罪军士卒,近二十万人的身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