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露诧异。
他倒不是对文院长的劝说感到惊讶,只是诧异于对方竟是如此直白。
他想了想,开口道:“虽然累,但我觉得充实。
前方虽有荆棘,但我自知,我在走一条正确的路。”
文守仁并未直接反驳,而是问道:“什么是正确的路?抓几个贪官吗?我不否认,剗恶锄奸,是一件正确且充满正义感的事情,但若只是抓几个贪官,却未必就是正确的路。”
“有个很简单的道理,你觉得天下的贪官多吗?”
姜峰摇头:“天下贪官如长河之砂,数不尽也。”
文守仁点了点头,接着问道:“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姜峰沉默了片刻,道:“朝廷的监管制度并不完善,故而给了那些贪赃枉法之徒有机可乘。”
文守仁转头看向街上匆忙行走的百姓,又问道:“那你觉得,百姓知不知道谁是贪官,谁是清官?”
姜峰思忖良久,道:“有些知道,但知道的并不多,有的贪官隐藏极深,连不良人也难以查清,何况百姓。
不过,只要有我们不良人在一天,贪官便不敢肆意妄为。”
不良人的作用便在于震慑,查缺补漏。
文守仁叹道:“人性贪婪,你们压得住贪官,却压不住人心。
你们抓得了一群,却抓不尽全部。
你知道为何吗?”
姜峰面露庄重:“请院长解惑。”
文守仁道:“不良人虽是悬于百官头上的一柄刀,可这柄刀只能剜去表面浮肿的毒疮,却难以刮尽深入骨髓的剧毒,唯有从源头处割去毒源,方能治理这个病入膏肓的国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么,景国的毒源又在哪里?诚如你所说,景国的制度不完善,才给了那些贪官机会,可如果有人能把制度进行完善呢?是不是就能杜绝这一切?”
姜峰眼中闪过一丝恍然:“院长想让我成为那个完善制度的人?”
文守仁正色道:“景国是读书人的天下,不良人走到尽头,也只是不良帅。
而不良帅,却救不了如今的景国。
文臣治世,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则。
你想要改变这一切,走读书人的科举之路,方才是正道。”
“如你现在,哪怕把江州所有的贪官都抓走了,也于事无补。
等到空缺的官位补齐,上来的不还是另一群贪官?天下贪官何其多,你又怎能抓得完?”
“须知,江州的顽疾,不,是景国的顽疾,在朝廷之上!
在这不完善的官场制度!”
“故而,老夫希望,你能重走科举之路,等你立于朝堂,乃至走到百官之,位列当朝辅,你才能整顿吏治,才能改变这一切。”
姜峰陷入了沉默。
他竟是不知,原来院长对他的期许有这么大。
百官之,当朝辅……那不是徐师当年的位置吗?
可他又做到了吗?
姜峰转头望着朦胧的天地,望着暴雨中匆忙奔跑的百姓,他想到了刚刚避道而行的百姓,看到了茶馆老板投来畏惧和嫌弃的目光,‘天井’的那一幕又再次浮现在脑海之中……
许久后,他转头看向文院长,脸上露出一抹郑重之色:“院长,姜峰对做官,其实并不感兴趣。
愚以为,我辈读书人,应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
“姜峰读书并非为了做官,只是为了明理,为了知晓这是一个怎样的天下,倘若路上遇到一些不平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也会尽力去做一些事情。
但我并没有兼济天下的伟大理想。”
“我本就不是一个心怀天下的读书人。
我抓贪官,只是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