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恐怕是有些失败了。
反正一窍不通的徐子宁看了几页就感觉有窍门松动了。
按照书上说的,此时大明的步兵作战体系还停留在他印象中一次大战的水平,仍然是以堑壕战、炮战为基础,提到进攻还是以大兵团直冲敌方阵地绞肉的模式。
其中提到的战例他一个都没听说过,而且明显有掺水的意思,各种宣扬什么大明真的是天下无敌这般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描写,感觉不看也罢。
但是大明的军制倒是有些独特?虽然为了适应热武器的快速发展,明军至少在编制规模上也进行了极大的扩充,但依然保留了旧式的模板。
以徐子宁指挥的百户所为例,在名为广和军改的时间点后,明军中的百户所就被细分为上中下三个级别,分别是额定八百、五百、两百战兵的编制。
而固定十个百户所为一个千户所,五个千户所为一个卫所。
那么以此类推,全部由上级百户所组成的千户所再编成一个卫所,这就有四万战兵?!
好家伙!徐子宁想起之前方国恒提到的败仗,十二个卫所......四舍五入一下那岂不是得有五十万大军了?那位着名瓦剌留学生带出去的部队好像也仅仅号称有那么多吧?
而如果放到现在来算的话......这足足五十万大军远征到另一个大洲,造成的后勤压力也确实非常大了。至于连吃败仗更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毕竟可是远离本土作战,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如此看来,这大明倒也不算很差?”
毕竟有能力出动五十万大军到万里之外作战,所需要的工业和后勤支撑绝对不是寻常国家能够做到的。
至少据徐子宁自己知道的,他那边的世界第二赛季期间也就鹰酱有这个实力,哪怕大毛在当时也没有足够的投送能力派出去那么多部队。
“少爷!吃饭啦!”
不知不觉看了有一会儿,阿忠的声音从客厅传了过来。
他放下书起身走出去,刚到客厅就瞧见阿忠在布菜。
虽然说是布菜,但总共就一个小食盒,三个瓷碗就齐全了。
“感觉还不错?”
看着碗里的小米粥、咸菜和馒头,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