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让人遍体生寒的心里话(3 / 4)

二就是这种人吧,徐子宁已经对他有点钦佩了。

正如刚才所说,徐子宁还没有点头答应,他就自顾自地说了起来:“大明很大,但大明也很虚弱。

这个庞然大物已经走过了太漫长的岁月,时间磨平了它的坚韧,它甚至无法坚持到一场战争的胜利,无法承受一场渺小的失败,或者是不值一提的轻微挫折。

在承平日久的帝国心腹,皇城脚下的黎民不愿意为万里之遥的土地流汗甚至流血。

在遥远的边陲,或者说在核心的两京十三省之外的地方,就比如瀛洲,人们已经忘记了我们因何而强大。

在更远的彼岸,在远西之地,在大洋对岸,贪婪的群夷正在虎视眈眈,它们等待着一场轰然倒塌之后的饕餮盛宴。

甚至它们已经等不及了,想要参与进这倒塌的前奏,分享更新鲜的美馔。

麻木、隔阂、群狼环伺,一切的一切都在撕扯着这个帝国庞大但并不稳固的结构。

而我所做的事,只不过是一切轰然倒塌前的小插曲。”

他超乎寻常的镇定,完全不像是面对步步紧逼的死亡时该有的惊惶甚至崩溃。

不是无牵无挂,也不是无所畏惧,而似乎更像是面对注定结局时的坦然。

这是个强大的人,至少徐子宁是这么觉得的。

对待这种人拐弯抹角是没用的,所以徐子宁直言道:“所以你想表达什么?你看这大明朝是要完呐?”

他一怔,看向徐子宁,仿佛想说点什么不一样的,但到最后似乎又因为什么改变了想法似的感叹:“我从没有要这么说,或者说大明不会完,至少大明本身不会完。但当这个庞然大物倒下的时候,它摔碎出来的其余部分都要承受这支离破碎的剧痛。

大明会伤痕累累,会满目疮痍,会奄奄一息。

但我相信它依然会存在下去,并且总有一天还会再度兴盛起来。

可是啊......大明可以做到,但我们呢?

不只是瀛洲,无数被绑定在大明周围的‘我们’如何能挺过这场浩劫呢?”

徐子宁不太懂他的意思,但能听出来他的话语中隐藏的担忧。

可他能担忧什么呢?一个马上要吃到“紫菜蛋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