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奶奶怀抱手炉,乘坐肩舆回到守中堂。
刚刚在花钿搀扶下离轿,挑心就迎了过来“汤家太君还有大娘子来了,顶簪姐姐正在伺候。”
十七奶奶点点头,前呼后拥的进了守中门。
绕过屏门,透过玻璃远远的就瞅见顶簪、汤娘子和一位秀气的妇人等在明间。
郑十七有银子没地方花,因此不但家里所有窗户都用了玻璃,甚至还把守中堂檐廊和游廊也都用加厚的玻璃封了起来。
如此一来,冬日里进出就暖和许多;夏日里只需要打开窗户,就可透气。
“这就是你嫂子,常氏。”
汤娘子见到十七奶奶进来,起身带着那妇人迎了过来“下午刚刚到。”
十七奶奶赶忙把手炉递给花钿,走过来与常氏见礼,常氏同样回礼。
先叙外礼,再叙家礼。
汤娘一模十七奶奶的手“这孩子,身子都没有好利索,赶紧拿火笼,暖和暖和。”
顶簪赶忙将一个新得手炉送了过来,汤娘子抢先拿在手里,试了试“顶簪这孩子,从来都让人挑不出错。”
将手炉放到了十七奶奶手里。
常氏不由侧目,自家事自家晓得。
她自打进门就听说还有这么一位妹妹,却因为阿姑厌弃,从来没见过。
不曾想……果然富在深山有远亲“早就听大爷讲,有位天仙一般的妹妹,今个儿我算是瞧见了。
难怪阿舅和阿姑要把妹妹养在跟前,果然是天女下凡。”
汤娘子听的有些刺耳,没理会对方,将十七奶奶搂进怀里“这么凉,难不成还不曾用饭?”
“刚刚从前街回来,没有胃口。”
十七奶奶看向常氏“娘和嫂嫂用过没有?”
“你嫂子一来,我们就过来了,却没有用过。”
汤娘子抢先道“你家那个真定橱子做的麻辣菜,一定要有。”
因为兴王府的辣椒主要供应郑家的产业,故而如今以辣椒作为配料的菜里,公认的真定橱子做的最好。
十七奶奶笑着应承下来,顶簪却不用太太吩咐,转身走了出去。
游廊一边已经有人等着了,见到对方走出来,赶忙凑了过来“顶簪姑娘吩咐。”
“叶小娘还没回去?”
顶簪一边讲一边顺着大钗儿打开的檐廊门走了出去。
叶官儿赶忙跟上“奴婢瞅着太太今日辛苦,想要尽尽孝心,姑娘有事情吩咐奴婢就好。”
“不用了。”
顶簪停下脚步,上下打量对方。
叶官儿赶忙低眉顺眼的站好。
“你去西屋给太太暖暖脚吧。”
顶簪讲了一句,转身带着大钗儿和小钗儿走向守中门。
叶官儿却赶紧对着顶簪背影行礼道“奴婢谢顶簪姑娘成全。”
顶簪没有理会,径直出了守中门。
待顶簪等人的身影消失在门口,这才起身,转身瞅了眼不远处的夏大姐和夏臣家的“大姐跟着我。
夏臣家的,你回去吧。”
夏臣家的有些茫然,却还是应了一声,行礼后,走了。
夏大姐跟着叶官儿走进玻璃檐廊,太太依旧和汤家太君还有大娘子在明间闲聊。
叶官儿低声向走过来询问的花钿讲明,这才在对方带领下来到耳房沐浴。
“你也洗。”
叶官儿看夏大姐等着伺候,直接道“为顶簪姑娘暖暖脚。”
花钿瞅了眼夏大姐,没吭声走了出去。
夏大姐倒是没有不适应,应了一声,依旧开始伺候叶官儿更衣。
因为不曾拥有,再加上顶簪姑娘将近一年的调教,夏大姐对于接受眼前的一切,全无压力。
反而十分珍惜,如今的一切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