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o章 百日阁老二十五(1 / 5)

弘治帝得到奉天殿起火的消息时,正在乾清宫东暖阁内盘算孙汉的事该如何收场。

很显然,孤忠之臣孙汉并没有取得卜周信任,对方只不过被当做了吸引那些杀手的棋子。

不想阴差阳错,才成了目下的局面。

如此卜周等人只能枉死,弘治帝也无可奈何。

当然若是都察院想要揪着卜周的事不放,那自然最好不过。

可刘健等人会答应吗?要晓得都察院内遍布刘健三人的党羽……朱晖该死。

因为信息不对称,在孙汉无意的诱导下,杀害卜周等人的凶手,被锁定在了英国公张懋和保国公朱晖二人之间。

偏偏弘治帝太了解二人了。

张懋色厉内荏,不过是尊泥胎,英国公府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胆子做这种事。

只要不把张懋逼到墙角,英国公府就永远是皇家的一条守门犬。

反而是朱晖,因为时不时带兵出外,有能力也有胆子做这等事。

同时弘治帝进一步想到了其它,关于年中虞台岭之战,如今在太子跟前的白石一回来就详细禀报了,却并没有提朱晖如何。

况且弘治帝太了解此人了,讲对方贪功、如何怯战指定错不了,可讲对方如何奋勇杀敌,简直贻笑大方。

况且若此事真的是朱晖主导的,就根本不会给宣府边军分润任何。

如今的局面,显然是人家分给他功劳。

同样的,弘治帝也很清楚边军是个啥模样。

各家自扫门前雪,若是真有功劳,一定不会因为朱晖拿着王命旗牌就不吭声。

所以这里需要有一个两边都能接受的中间人或者势力,来穿针引线。

思来想去,郑直最合适。

边军之中,郑直的兄长郑虎虽然不是举足轻重,却肯定能够讲的上话。

而京营之中,郑直的姻亲许家可是深耕多年,同样能够讲的上话。

郑直,又是郑直。

彼时弘治帝并没有将这些放在心上,毕竟人力有穷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反而对郑直识得大体很满意。

此时出了卜周这件事,弘治帝不这样想了。

大明开国时,是用勋贵领治军,文臣治国。

可是随着承平日久再加上靖难之变、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三次洗礼,而今的勋贵却早已名不副实。

从皇祖父设立武学开始到如今,依旧文不成,还武不就。

目下文臣不但亲自领军,甚至还企图用纯粹武职来替代勋贵治军。

而勋贵们则渐渐沦为皇家的守门犬,看家护院。

这也是无人可用的弘治帝,不得不短中取长拔擢郑直的主要原因。

却不想,这个勉为其难的决定带给他诸多惊喜。

而今弘治帝事后诸葛亮般,再次审视郑直,立刻现了对方身上的诸多亮点。

此人是军官籍,可谓世受国恩。

全家六世为大明披荆斩棘、戍边值守,可谓纯正良家子弟。

还是武生出身,可谓真正天子门生。

不但勇武过人,颇有胆识和文采,还每每出人意料。

弘治帝是准备大用此人的,可显然郑直走的比他想要的更远,竟然私下勾连勋贵,这厮要做啥?须知保国公与英国公同气连枝,而英国公与刘健等文臣同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延伸下来,如今郑直和刘健等人的不死不休究竟是‘果真’这样,还是‘亦或’那样?

就在这时,前朝传来了奉天殿西偏殿失火的消息。

弘治帝精神一凛,他下午的时候就在那里,而孙汉送来的那些‘证据’如今也还放在那里。

这根本不是天意,而是人祸。

是谁?朱晖的手伸不进皇城,英国公?亦或者还有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