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百日阁老十九(2 / 4)

治帝心里的分量,刘健请致仕的奏本递上去,结果弘治帝来个留中不,如此就尴尬了。

走又不能走,留又不能留,刘健目下只能在家静养。

如此内阁就实质变成了李东阳,谢迁和郑直三人。

弘治帝啥态度?众人不得而知,只是如今连弘治帝给内阁的旨意也不再是‘刘健等’,而是‘李东阳,谢迁,郑直’。

刘健不罢而罢,很多人都开始重新审视如今的内阁了。

难不成真的要出一位十七岁的揆?

内阁辅并非由制度规定在内阁中设置的职位,而是在实际政务运作当中形成的,其产生源于内阁“辅臣”

位次的差异和由此带来的职权、地位的不同。

内阁初期,以皇帝给内阁旨意时谁领衔,即为辅。

天顺至今内阁辅的人选,则依阁臣的入阁先后、资历、才能、声望及皇帝旨意来确定。

换句话讲,弘治帝把刘健晾在一边,又将原本应该顺延的李东阳放到了和谢迁,郑直一般的地位,估摸着是受到李东阳玩砸了报纸所致。

没法子,属于郑直的道报斋和文报斋大力鼓吹李东阳和谢迁,反而是在士林中颇具分量的三友斋等公开诋毁污蔑李东阳。

这让很多人立刻现了猫腻,然后报斋之间的大混战就开始了。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然后事情就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展。

郑直,刘健,李东阳,谢迁四个人这辈子的事都开始陆续被人翻了出来。

这还就算了,郑直身边的边璋,程敬,孟鹏,孙汉,范进也不能幸免。

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的身边人也没跑了。

然后郑直惊慌的现,他在真定一些明面上的产业被人翻了出来。

刘健,李东阳,谢迁还好,毕竟党羽遍布朝堂。

所以只是被翻出了刘健刚刚服阙,准备上本复职的女婿程文其实之前定了亲,甚至《进士录》上明确写着娘子姓黄。

可程文为了娶刘氏,愣是退亲。

李东阳欺世盗名,假公济私,擅转礼仪。

谢迁之前是因为阻止皇帝选妃入阁的,而如今皇嗣稀薄对方应当致仕谢罪。

眼瞅着再没个说法,四个人谁都别想好。

终于今日翰林院上了“两宋武学与皇明武学优劣论”

,然后不出意外,文章被在御览之后,送来了内阁评议。

郑直若不是为了等那两个老贼找他评议此文,早就回家想法子治眼睛了。

可没法子,如今这种时候,他不能露怯,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奈何让郑直失望的是,直到第二日上值,都没有等到两个老贼找他。

那就继续耗着,大不了眼睛不要了。

“臣参吏部左侍郎焦芳,文选郎中张彩颠倒选法……”

直到早朝时御史蜂蛹弹劾焦芳和张彩,郑直才晓得三个老贼这段日子并没有偃旗息鼓,而是在抓内奸。

奈何他此刻开口,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坐实了三个老贼的猜测。

干脆继续闭目养神,无动于衷,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弘治帝静静听着御史的题本,揣摩这篇弹文背后的目的。

很快他就有了判断,焦芳是吏部左侍郎,按照制度,是可以与吏部尚书相抗衡的。

换句话讲,不管焦芳做没做过这些事,这个位置都不能让出去。

如此,连带着张彩也不能丢“着,吏部部议。”

待御史退班之后,弘治帝瞅了眼李荣。

对方赶忙给礼仪司使眼色,礼仪司执事立刻扬声宣赞“退朝。”

郑直三人待弘治帝升与离开后,这才不约而同转身向左顺门走去。

只是没走几步,就有小答应跑过来宣召。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