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而是要先在左右掖门内的直房侯朝。
毕竟皇帝要先去早课,朝臣也要按班有序入内。
郑直进城之后,与保国公等人道别,直接去了文渊阁。
简单收拾以后,走出直房,向着文华殿走去。
只是没走几步,前边不远处出现了几道身影。
在微弱宫灯的映衬下,几人正步履蹒跚向北而行。
郑直不由奇怪,这个方向,去上早课的好像只有他……除非是那三个老叟。
瞅瞅四周,趁着夜色,他溜边绕路向着文华殿跑去。
因为是提着前襟跑,所以郑直比往日要早到不少工夫。
然后气喘吁吁的他就看着太子同样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
心中狐疑,赶紧站好行礼。
“先……生请……坐。”
太子顾不得尴尬,努力的平复心语气。
他是刚刚趁着夜黑,在白石掩护下进的城,为了不耽误了早课一路狂奔而来。
“请殿下更衣。”
郑直不动声色的低声道。
太子一愣,低头瞅瞅,赶忙起身拱拱手退回后殿,进来的太匆忙,他还穿着小答应的宫装。
郑直则走到他一直坐的位置落座,闭目养神。
刚刚这狂奔,让郑直木讷的大脑又开始了转动。
那三个老贼虽然都有日讲的身份,可因为事情多,平日里都很少来上早课的。
那么今日前来是为了啥?找他麻烦?
不晓得过了多久,再次传来动静,郑直睁开眼。
太子已经焕然一新走了进来,郑直再次起身行礼。
“先生请坐。”
此刻太子也心态平和了,回礼之后落座。
郑直再次落座。
因为前殿是早课的地方,白石等人是不准私自进来的,整个前殿目下只有郑直和太子二人。
郑直自然不敢再闭目养神,可是直视储君也不是人臣之礼,只好再次数地板砖。
太子虽然居高临下,奈何这里也不好太过放肆,只好注视殿外,余光时不时扫郑直一眼。
二人彼此谁也没有开口,前殿只听到了殿外传来的风声。
慢慢的郑直察觉了不对,太子也觉了不妥。
早课开课的时辰已经过了,可是却不见其他人入内,甚至很少缺席的弘治帝也没有来。
就在太子打算找人询问的时候,郑直起身,拱手道“臣锦衣卫指挥使,詹事府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读郑直请为殿下授课。”
“先生请。”
太子立刻熄了念头。
郑直来到殿中“臣今日未准备旁的,请为殿下讲英宗朝贤臣三杨。”
站在角门旁听的刘瑾松了口气,对一旁的王岳露出讨好的笑容。
对方忍着怒气,转身就走。
一早小答应来报,讲太子一夜未归。
王岳吓了一跳,虽然恼火,却不得不赶忙补救。
一面打人待城门开了,出城去翰林院告假;另一面则是亲自去乾清门为太子遮掩。
待他回来准备召集人打探太子消息,却被告知太子已经回来了,如今正在前殿上课。
王岳不由奇怪,他明明派人知会翰林院了,来到角门才现是那位小阁老,这才记起对方并不在翰林院当差。
事已至此,王岳只能再去想法子补救。
刘瑾等人固然该死,奈何文华殿众人目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就算他把这事捅出去,也落不到好的,还会被太子埋怨。
白石看了眼刘瑾如蒙大赦的模样有些无语,刘大监,你得硬起来啊。
此时刘瑾趁着王岳背过身去,立刻又佝偻起身子。
白石无奈,只好继续听里边郑直讲的那些之乎者也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