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目睽睽之下,一骑前驱,数丈之外另一骑紧随其后。
就在这时,后骑松开缰绳,弯弓搭箭,对着前骑射去。
继而扔了骑弓,抓住缰绳奋力驱赶胯下坐骑。
几乎一眨眼,后骑射出的箭就擦着前骑的手飞了过去,骑士无恙,可是他手中的柳枝被射断,一截已经掉了下去。
眼瞅着就要落地,却被紧随其后赶来的后骑侧身拿在手中。
高高举起,全场欢呼。
射柳的风俗在北地流传已久,只是方式各有不同。
如真定,只是射垂柳。
而自元代起,就有京城端阳的记载了。
如《析津志》记载,五月节要“射柳”
。
射柳风俗出现得较早,至少在辽、金时代已出现。
《金史·礼志》中就有:“金因辽俗,重五日插柳球场为两行,当射者尊卑序,各以帕识其枝,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
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老羽横镞箭射之,即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断尔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
郑直跳下马,顾不得看成绩,就拿出起居注册和毛笔迅写下‘乙丑年,五月初五,上御西苑,命勋卫兼修撰郑直射柳校技。
郑直以横镞断柳,又以手接而驰。
’
刚放下笔,就有小答应凑过来讲弘治帝传召。
他赶紧穿过层层护卫,在包括内阁三位阁老在内的一众陪臣注视下,来到御前,目不斜视,看着脚下行礼。
可是弘治帝此刻正和一旁的皇后说什么悄悄话,忘了郑直,没有理会。
郑直只好站着,偷眼看了看皇后,这小嘴,这身条,这笑容,就是不知道比六太太如何。
这声音,哎呀,不行了,不行了,要出丑。
好在郑直是背对众人,面前只有弘治帝和皇后。
李荣今日不在,是司礼监另一位太监戴义近身服侍,此刻对方正承旨敬内阁诸公。
郑直赶忙把腰弯了一点,头低下,为了分散注意力,干脆开始研究地面上的瓷砖。
这大概就是杨家窑厂新出的,规矩是每五块砖差一个颜色。
“郑勋卫。”
正胡思乱想,突然弘治帝的声音传来,郑直下意识的愣了一下,赶紧应答“臣在。”
弘治帝笑着看向郑直“皇后可美?”
周围吃酒聊天吟诗作对的一众陪席瞬间安静下来。
郑直冷汗一下冒了出来,赶紧道“身为臣子,怎敢做如此举动。
臣刚刚一直在数地砖。”
皇帝哪里肯信“数了多少。”
郑直不由庆幸他算数不错,又学会了九九乘法口诀,赶紧回答“御座为,臣脚下为止,拢共二百七十三块。”
弘治帝看向戴义,对方立刻放下酒杯亲自数了起来。
郑直弓着身子,倒不是他的劲还没过去,而是怕稍有不妥就被拉出去砍了。
心中正胡思乱想,突然听一旁有人道“郑勋卫,皇爷让你抬起头。”
郑直扭头一看,吓了一跳竟然是应该数地砖的戴义,对方也被郑直的举动弄得有些狼狈。
郑直赶紧抬头却现面前只有弘治帝端坐酒案,皇后早就不知去向。
啥时候走的?
“郑勋卫又在想啥?”
弘治帝哭笑不得。
这自然是他在借题挥同时试探郑直,事实上皇后早就走了,而郑直在那里一动不动躬身杵着半晌了。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郑直突然想到了郑宽给他讲的词,立刻讲了出来。
弘治帝不觉莞尔,对戴义道“戴伴伴再报一遍。”
“启禀皇爷,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