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记录下来。
很有纪念意义。
之所以如此很简单,这是他给建昌侯夫人出的主意。
与其给她银子腾转挪移,不如给她一条路,改变在张家不尴不尬的处境。
而这自然才是焦兰需要的,毕竟张家做主的是金氏还有他的两个混账儿子。
巳时二刻,圣驾移步华盖殿东暖阁用饭。
郑直这才留意到为何皇帝要吃那么多道菜,原来每道菜只吃一二口,最多三口就会被撤去。
有时看不上,动都没有动,旁边的李荣就会命人撤去。
果然皇家气度,如今各地不是造反就是饥荒,这位的饭粗略下来至少要五两银子。
可这是宫里,就是翻个十倍也不惊奇。
郑直就不行了,坐在角落,不过片刻就把御赐的三道菜一道汤一碗米饭吃完了。
按制,他是没资格在华盖殿用餐的,而是应该退到殿下裙房用饭,可今日弘治帝给了他恩典。
按照养成的习惯,郑直想抽烟了,正琢磨找个啥借口溜出去,就看到一个小答应端着几道菜还有一碗面走过来低声道“皇爷赐勋卫兼修撰郑直菜两道,汤一道,面一碗。”
郑直赶紧起身谢恩,他真的不想吃得太饱,可君命难违,看来是当初殿试时的后遗症。
好在吃一堑长一智,这次他开始细嚼慢咽起来。
待吃完饭,等在殿外的兵部尚书刘大厦应诏入兑。
郑直自然没有资格旁听,退到了明堂。
如同在奉天殿一般,此处角落有张桌子,郑直坐了下来开始愣。
黄嬷嬷在清宁宫,人不好偷出来啊,毕竟前殿就是太子寝宫。
可韶华易逝,容颜易老。
哪怕晓得明年那头猪猡就蹬腿了,郑直也难受。
刘大厦和弘治帝嘀嘀咕咕了将近两个时辰,郑直一边记录一边寻思这怕不是要用兵了吧?毕竟直隶山东湖广如今盗贼丛生。
未时二刻,刘大厦走后,弘治帝再次传膳。
郑直这次没有被留饭,而是来到殿外廊坊用饭。
吃的自然也就没有多么精细,可是比起在外边站岗的方东等人要好太多。
更让他高兴的是,可以抽烟了。
郑直拿出烟点了一根,美美抽了起来。
宫内烟火管制,火镰根本不被允许带进来。
可郑直烟瘾不小,于是让朱千户弄了两个磨得极薄的镰片放在乌纱帽里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带了进来。
反正这都快一个月了,也没人瞅见。
郑直抽完烟,这才打开窗户透气。
这间屋子是专门提供给起居注官使用得,非皇命,旁人是不准进来的。
他瞅了瞅外边,干脆将火镰和烟包藏在了书柜后边,方便日后抽。
待外边传来脚步声,郑直走了出去,果然一个小答应走了过来“郑勋卫,皇爷已经撤膳。”
宫里规矩多,不让用‘完’这个字。
郑直点点头,锁好门窗,跟着对方再次返回华盖殿。
弘治帝正在御座上看着几步之外的陈宽写什么,而李荣的旁边还站着一名中官,看品级也是太监。
郑直向弘治帝行礼之后,默默的回到座位。
陈宽很快写好,拿起纸呈送御前。
郑直这才认出纸是青藤纸,换句话讲,这是青词。
看来今个儿事情不多,直隶,山东,湖广民乱不算事,南京要闹饥荒也不算事。
“郑勋卫。”
弘治帝看了看陈宽的青词“卿的青词写的甚好,可有新作?”
郑直起身道“有。”
弘治帝笑笑“那今日朕可以再饱眼福了。”
陈宽立刻捧着笔墨纸砚放到了郑直面前。
郑